每七戶就有一艘船 瑞典人傳承航海精神

瑞典人愛海,更珍視海洋留給後代的文化資產。這些資產或透過有形的博物館、展示中心,或無形的卡通、文學,傳承給下一代。

文、攝影/黃齡儀 (旅居斯德哥爾摩)

瑞典地處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南臨北海,東面與南面為波羅的海環繞。境內遍布9.6萬個大小湖泊,內陸水域占國土面積8.5%,其中最大的維納恩湖(V?nern)是歐洲第三大湖。瑞典人與海洋和湖泊的關係密不可分,除了愛搭乘郵輪旅行外,也喜歡擁有自己的小船。

根據《船行生活》(B?tliv)雜誌統計,瑞典約有75萬6,000艘船,平均每七戶家庭有一艘船,其中一半是如橡皮艇或划艇的小船。瑞典人也熱愛帆船運動,在斯德哥爾摩群島和哥德堡群島都可見到帆船的蹤影。

反抗丹麥統治勢力 瑞典海軍艦隊的輝煌

瑞典人與海洋的淵源可追溯到西元700年至1100年間。當時斯堪地那維亞的居民會在農荒時赴遠洋討生活,這些人可稱為維京人(Vikings)。這些維京人是人們口中的北歐海盜,他們打劫西歐沿海的修道院,入侵愛爾蘭、不列顛、法國和東歐,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瓦薩王朝的創始人古斯塔夫.瓦薩奠定了瑞典海軍的基礎,他購買了一艘龐大的德國武裝商船艦隊,名為「呂貝克天鵝」(Lybska Svan),並為此招募了德國海員和士兵。

當時,斯德哥爾摩為丹麥所據,他透過這艘艦隊成功地切斷了丹麥援軍,並為1523年瑞典收復這座城市奠定了基礎,幫助瑞典擺脫了當時由挪威、丹麥和瑞典於1397年聯合,但卻由丹麥人主導的卡爾馬聯盟將近130年的統治。

在1523年上半年,瑞典海軍圍攻了斯德哥爾摩,並最終迫使丹麥守軍投降,而投降書便是在呂貝克天鵝號上簽署的,可惜這艘船最後在前往厄蘭島(?land)的海上沉沒,至今,海洋考古學家仍在尋找它的蹤影。

瑞典人珍視古船,希望透過古船打撈以及複製古船了解過去航海歷史,這點可以從瓦薩博物館和哥德堡號看出。

1628年8月10日上午,「瓦薩號」戰船在盛大的首航儀式中展示了它的威武,突然一陣強風迎面吹來,這艘戰船下水後僅航行了1,300公尺便沉沒在港灣裡。

從此,瑞典人開始了長達333年的打撈工作。直到1961年,瓦薩號才重見天日。如今,瓦薩博物館成了遊客必去的地方。

另外,瑞典也重新仿造著名的哥德堡號。古代貿易船「哥德堡號」曾在1739年、1741年、1743年三次遠航中國廣州,在1745年回航至哥德堡港口不遠處沉沒。這艘仿造的新船在2005年10月從哥德堡出發,2006年6月到達中國廣州,重溫300年前的貿易盛況。

傳承航海文化 瑞典海洋展館多元

在瑞典,許多城市都設有海洋中心或博物館,以將航海歷史傳承給孩子們。除了著名的瓦薩博物館之外,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還有一座修建於1933年至1936年間,以海軍歷史、商船和造船為主題的海洋博物館。

海洋博物館收藏約90萬張照片、5萬件物品和4萬5,000件繪畫藏品,呈現了從17世紀至今的瑞典海洋史,可以清楚瞭解瑞典船舶和軍艦發展的歷史。此外,還能看到當年的海盜、船員、水手、船長吃穿用及各種生活細節。

瑞典西部的哥德堡群島,有著完整的景點和設施,包括傳統漁村、岩石景觀、自然保護區、戶外活動場所、文化景點和極具當地特色的海鮮餐廳。這些分布在瑞典西海岸的群島以大龍蝦和牡蠣聞名於世,是愛好海鮮料理者的天堂。

此外,更擁有世界上第一家海洋國家公園─斯科特爾(Kosterhavet)海洋國家公園。哥德堡港口自古就是北歐的交通樞紐,在哥德堡的海洋中心(G?teborgs maritima)停靠著自19世紀末期到現代的20艘艦船,也展示了許多古董艦隊,包括驅逐艦、潛水艇等退役軍艦。

另外,在瑞典南部的馬爾默海洋教育中心,是由北歐建築(NORD Architects)所設計,透過巨大的屋頂,融合了建築與景觀,旨在透過地標性的建築作品,拉近來訪者與海洋的距離,可以認識到人類日常生活對海洋生物的點滴影響。

專為孩子們開設的橡皮艇課程或海洋航行訓練營也相當受歡迎,例如位於瑞典南部的洛馬(Lomma),就為8歲至15歲的孩子開設了課程。

瑞典人愛海,更珍視海洋留給後代的文化資產。這些資產或透過有形的博物館、展示中心,或無形的卡通、文學,傳承給下一代。著名的瑞典兒童故事長襪子皮皮(Pippi L?ngst rump)裡,主角皮皮是一位力大無窮、喜好冒險的女孩,她的祖父和爸爸都是著名的海盜,皮皮智勇雙全,夢想也是當個海盜。透過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凸顯了海盜冒險、英雄和機智的特質,培養孩童對於海的想像,連結了海洋與自我認同,也傳承了北歐式的海洋文化。

【延伸閱讀】

每七戶就有一艘船 瑞典人傳承航海精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