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5人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做到1件事就能有效防治!醫師:疫情會過,癌症、慢性病才是最大威脅

新冠疫情來的又急又猛,但慢性病和癌症也沒有就此消失,然而,擔憂被感染,不敢出門、害怕進醫院,有醫師觀察到,在疫情肆虐與媒體連番相關報導之下,國內癌症篩檢人數大幅下降,恐讓不少人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就算最後沒有染疫,也可能折損在腫瘤細胞之下,預料未來幾年癌症死亡率將顯著上升。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超過1年半,但直到今年5月,台灣人才真的有感這隻病毒的威脅,許多人宅在家,有病不敢就醫、該做的檢查也擱著。

國健署統計,今年上半年4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人次為233萬人次,去年(2020)同期為227萬人次,儘管今年比去年多出6萬人次(約增加2.6%),但國健署尚未統計今年上半年單月的篩檢人次,推測是疫情爆發前、1~4月篩檢情況相當踴躍,因此讓上半年整體篩檢情況比去年同期好。不過,相較前年(2019)完全沒有疫情、同期281萬篩檢人次,今年還是比前年少了48萬人次,整體下降17%。可見疫情仍然影響民眾就醫意願。

此外,去年(2020)上半年一度疫情較緊張,單看當年6月的4大癌症篩檢總量就較往年同期下降了1成5。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邱瀚模教授率領團隊在國際期刊《Preventiv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也指出,去年3~5月,國內疫情升溫,糞便潛血檢查人數就比往年同期大幅下降了2~4成左右,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疫情較台灣更為嚴峻,下降幅度更是可想而知。

(若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應盡早安排大腸鏡檢查,若確認是大腸癌才能把握治療先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疫情延宕篩檢,中晚期腸癌病人增,「5年後還債」

「但去年台灣的疫情『不是真的』,」邱瀚模直言,台灣直到今年這波疫情才真正感受到病毒在社區爆發的威力,醫療崩毀、加護病房、呼吸器被佔滿,常規醫療服務無法運作,可以想見,癌症篩檢現在才是真正面臨大崩盤,不只是做糞便潛血檢查的人變少,一旦檢出陽性要再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確診,這樣的人也會跟著驟減。

「就算後來疫情趨緩或政府大力鼓吹民眾出來檢查,人回來了,但確診時的期別可能也已經出現變化了。」邱瀚模解釋,如果糞便潛血檢出陽性,會通知病人3個月內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果拖到半年、9個月、甚至一年後才做大腸鏡,假使確認罹患大腸癌,檢出的癌症期別往往大不同。

過去國內糞便潛血陽性者約7~8成會在3個月內進行大腸鏡檢查,其中近60%會診斷出大腸癌0期或1期,若及早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分別可達100%及95%左右,幾乎能根治;但如果9個月後才做大腸鏡,狀況剛好顛倒過來,可能只剩44%的人是0期或1期,56%是2~4期,5年存活率則降至80%(2期)、60%(3期)、甚至16%(4期)左右。

「慢性病或癌症的治療有時效性,雖然不會馬上看到死亡結果,可是一旦被疫情中斷,延宕檢查和治療,死亡率就會上升,」邱瀚模語重心長地說,「現在欠下的債,大約5年後就會算總帳,那時才是災難的開始。」

醫院降載,大腸癌高危險群優先做大腸鏡

不過,疫情之下,醫院降載,邱醫師坦言,有些醫院原本病人前段時間安排好的大腸鏡檢查確實被取消,即使民眾想檢查也做不成。

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前陣子篩檢計畫團隊與主管機關國健署研議,優先安排糞便潛血陽性而且血紅素濃度特別高或已有明顯症狀的高危險群,例如貧血、體重下降,盡早進行大腸鏡檢查。過去統計發現,平均每20個糞便潛血陽性的個案,就有1人是大腸癌;但若血紅素濃度達1,000 gm/dl以上,平均8~1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

這波疫情期間,台大醫院即針對高危險民眾進行電訪與勸說接受大腸鏡確診,赫然在第一個受檢者身上找到第一期大腸癌;但令人遺憾的是,超過一半的高風險者依然卻步不敢接受大腸鏡檢查,將白白錯過早期診斷與根治的機會。

目前隨著醫療量能逐漸恢復,醫院也在規畫逐步放寬讓民眾進行大腸鏡檢查,訂定先後順序,不見得按一開始民眾預約的順序安排檢查,而採取從高危險群優先檢查,此外,若一次全部開放,萬一有新冠確診患者進到醫院,也可能增加院內感染風險。但邱瀚模強調,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一定是全部武裝,以「特種部隊」的高規格替民眾進行檢查,民眾不必太擔憂進到醫院有被感染的風險。

(如果從未接受大腸癌篩檢,終身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約7~8%,大約每15人就有1人會罹患大腸癌。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不篩檢,終身7~8%機率罹大腸癌,遠高於得新冠肺炎

台灣每年新診斷大腸癌人數約1萬6,000人,社區中,大約每1,000人就有2、3人是大腸癌患者,而糞便潛血檢查約有7%的人會呈現陽性,相當於每20名陽性個案就有1人是大腸癌,因此,這些糞便潛血陽性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一般健康族群2、30倍,比有一等親大腸癌家族史的人風險還要高出許多。

邱瀚模指出,若終其一生不做大腸癌篩檢,國人終身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約7~8%,大約每15人就有1人會罹患大腸癌,機率比新冠肺炎高出許多,只是大家的恐懼可能來自新冠肺炎會立即要命,「但不要忘記,疫情終究會過去,最重要威脅還是慢性病和癌症。」

不只是大腸癌,其他癌症、慢性病也沒有因為新冠病毒的出現就消失,即使去年美國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比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多,終究死於慢性病和癌症的人還是比新冠肺炎多很多,因此,慢性病和癌症才是已開發國家最主要的健康威脅。

癌友治療、追蹤不能斷,打疫苗加發糞便採檢管,新冠、癌症都照顧到

除了確診前的篩檢,癌症確診後的追蹤、治療也很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分享,一名長期追蹤治療的乳癌患者最近回診發現腫瘤指標異常,懷疑癌細胞復發,趕緊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但病患原本打算等解除三級警戒才要回診,很可能就錯過及早治療控制的機會,癌細胞轉移更嚴重,增加治療難度。

賴基銘提醒,癌症治療一定要持續,如果是定期追蹤,例如3個月或6個月回診追蹤1次,還可以延後1、2週,但也不宜拖太久,否則癌細胞可能出現變化,延誤治療時機。

邱瀚模強調,無論疫情如何發展,最重要還是民眾要定期做檢查,並意識到自己有罹癌或慢性病的風險,不應沒有症狀就忽略檢查。他也建議,新冠疫苗正在大規模施打,衛福部可考慮在民眾接種疫苗比較上軌道時,同時發放糞便採檢管給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既能獲得疫苗保護力,也能亡羊補牢提升篩檢率,有效防治大腸癌,以免顧此失彼。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慢性病拿藥、準備開刀的病人要延期嗎?

蝦紅素除了護眼 還能對抗新冠肺炎?你可能不知道的蝦紅素3個益處

疫苗副作用誰最強?打AZ會血栓、莫德納會心肌炎?新冠疫苗20問,感染症權威全方位解答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