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持續「掃貨」六氟磷酸鋰,究竟下的什麼棋?

比亞迪(002594.SZ)近期動作頻頻,密集簽訂多筆六氟磷酸鋰長單。

延安必康(002411.SZ)7月19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九九久科技與比亞迪供應鏈簽署《長期合作協議》,雙方協商確定六氟磷酸鋰產品的供應量及採購量。九九久科技承諾,在產品符合產品技術參數、質量要求及價格存在市場競爭力的前提下,2021年7-12月供貨不低於1150噸;2022年供貨不低於3360噸;2023年供貨不低於3360噸。

受利好消息影響,延安必康7月20日高開高走,盤中快速上封漲停。截至收盤,該股報8.79元,漲停板封單超12萬手。

比亞迪連簽三筆大單,巨頭爭搶「六氟」

這已經是比亞迪近期簽署的第三份六氟磷酸鋰長單。

就在延安必康公告的前一天(7月18日),天際股份(002759.SZ)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新泰材料與比亞迪供應鏈就長期供應六氟磷酸鋰事宜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 ,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供應六氟磷酸鋰不少於3500噸;2023年供應3600-7800噸,具體可供產能雙方將於2022年12月再行協商。

此前在7月17日,多氟多(002407.SZ)簽約向比亞迪供應總量不低於6460噸的六氟磷酸鋰。

作為六氟磷酸鋰龍頭公司的多氟多,同時還與孚能科技(688567.SH)簽訂了《銷售合同》,孚能科技向公司採購總量不低於1700噸的六氟磷酸鋰;公司子公司河南有色與EnchemCo .,Ltd.簽訂了《採購協議》,EnchemCo.,Ltd.向河南有色採購1800噸六氟磷酸鋰。

這些企業紛紛簽訂長單以求鎖定六氟磷酸鋰的供給。

而寧德時代(300750.SZ)更是先行一步,今年5月底剛剛慌不擇路的用6.5億元重金鎖定了天賜材料(002709.SZ)明年1.5萬噸六氟磷酸鋰,6月就馬上宣佈在上海又建新廠了。

六氟磷酸鋰產能缺口放大,破40萬元/噸,需求支撐高價

各大巨頭為何如此瘋狂“掃貨”六氟磷酸鋰?

六氟磷酸鋰是一種電解質,是目前鋰電池(包括固態電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的品質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性能、壽命、安全等。六氟磷酸鋰添加量雖小,但價值量很高,六氟磷酸鋰佔了目前電解液成本的60%以上。

受益於新能源車銷售的快速增長和單車帶電的提升,動力鋰電出貨始終保持較快增速,全球出貨量由2016年的43.04GWh增至2020年的141GWh,CAGR達到35%,佔比也由2016年的40%提升至2020年的51%,成為了目前鋰電池市場最重要的增量來源。

而作為動力鋰電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六氟磷酸鋰,自然備受關注。

並且,六氟磷酸鋰相當緊缺。歷史來看,六氟磷酸鋰由於產能建設時間長達1.5年-2年,供需錯配難以通過短期內的產能投放來解決,所以歷史上價格表現出較強的周期性。

六氟磷酸鋰的產能到底有多缺呢?天賜材料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解液企業,它的六氟磷酸鋰全部自用,仍遠遠不夠,需要向多氟多大量採購。

目前六氟磷酸鋰生產企業積極擴產,產能向頭部集中,龍頭生產企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在發布與各家簽訂協議的同日,多氟多還公告,公司擬使用自籌資金投資建設10萬噸六氟磷酸鋰及4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和1萬噸二氟磷酸鋰項目,項目總投資為51.5億元。

而本輪週期從目前公佈的產能擴張情況來看,到2022年底預計行業集中度將從2020年底的42.81%上升至67.74%。

產能的集中度上升加持上游公司的議價權,而產能缺口的不斷放大更加劇了六氟磷酸鋰價格的暴漲。

2021年以來,隨著新能源市場快速發展,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走強,價格從2020年7月最低不足7萬元/噸,漲至2021年6月初突破30萬元/噸,時隔一個月後,如今已站上40萬元高點。

有業內人士預測,六氟磷酸鋰將突破2015年的高位45萬元/噸。

相關企業大單、原材料公司擴產消息頻發,無不折射出當前鋰電行業市場火熱程度。

一年半採購1.45萬噸六氟磷酸鋰,比亞迪在下什麼棋?

這兩天,比亞迪不僅鎖定上游六氟磷酸鋰的供應,另一邊也不忘向下整合整車廠,意在全面推進動力電池外供與整車基地建設。

對上述比亞迪簽訂的採購協議進行統計,從2021年7月~2022年12月,比亞迪累計向上述供應商採購不低於1.45萬噸六氟磷酸鋰。

按照行業130-140噸六氟磷酸鋰對應生產1 GWh動力電池的換算標準,2021年下半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產量規劃大約在33GWh左右,再加上上半年的12.7GWh的裝機量,預計2021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規劃應該在46-48GWh左右。

2022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產量規劃大約在81GWh左右,規劃產能大約在135GWh。

由此可見,比亞迪大量增加動力電池的生產怕是不僅在提高自身造車需求,還有大量的產能進行外供或儲能。比亞迪的電池業務在將來或將迎來高速增長。

為何比亞迪如此有底氣在動力電池進行佈局?

從行業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井噴式增長。據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24.8萬輛與25.6萬輛,兩項數據均超過了2020年12月產銷的23.5萬輛與24.8萬輛,創下有史以來的單月新高,環比增​​長14.3%與17.6%,實現自4月以來的連續第二個月上行,同時對比2020年同期更是大幅增長134.9%與139.3%,增量明顯。

而在下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不斷提升,雙積分政策倒逼車企對新能源汽車加大投入力度及下游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保有量持續上行的背景下,2021年下半年產銷或將加速放量,行業整體保持高速增長。

受益於行業高增長,並且比亞迪在成功推出了多款“爆款車型”的熱銷之後,終於開始大干特干了。

在整車方面,比亞迪近日也是動作頻:6月9日,常州工廠預計10月竣工,規劃產能為40萬輛;6月24日,投資20億元於弗迪太原動力基地,預計新增年產能50萬套DMi動力總成,原基地預計8月正式投產;7月17日,鄭州航空港,整車產能預計40萬輛。

總的來說,比亞迪2021年整車產能在110萬,到年底實際可利用產能為90萬輛;2022年整車產能在150萬輛,實際可利用產能在150萬輛;2023年整車產能190萬輛,實際可利用產能大約在190萬輛。

可以說,比亞迪一改之前保守的經營擴張策略,在電池業務與整車業務雙雙發力,表現出了公司對未來的發展有十足的把握。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驗證比亞迪如今的戰略規劃是否成功,我們將拭​​目以待。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