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模擬 台灣旱象可能會更頻繁

我國在今年上半年遭遇號百年來最大乾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認為,長期來看,台灣旱象可能會更加頻繁,水資源問題與自然災害的影響皆不容樂觀。為了解寶島氣候將面臨那些變遷,他與多所大學研究人員組成「氣候變遷研究聯盟」研發「氣候模式系統」,並利用此系統研判氣候變遷和極端天氣將帶來的衝擊。

許晃雄表示,這項系統像用電腦語言建立一個「地球模擬器」,根據物理、熱力、化學定律等原理,來模擬觀測到的氣候現象。由於氣候會受到大氣、冰雪、水、陸地、生物等五大因子的交互影響,要達到完美的模擬狀態,還有許多關卡待克服。但在「氣候變遷研究聯盟」的努力下,「台灣地球系統模式」參與世界氣象組織第6期的「耦合模式比對計畫」,使台灣成為少數有能力模擬與推估長期氣候變遷的國家。

根據中研院環變中心與科技部合作的「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研究指出,北台灣未來(2040-2060)春季乾旱可能會變得更嚴重,每年降水的時期更不平均,使乾旱時間延長,但豐水期可能面臨豪雨、暴雨,造成淹水及土石流威脅,對於蓄水設備造成更大負擔。另外一個可能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是「高溫」。未來夏季可能長達150天,許晃雄描述台灣將進入「炙熱的世界」。

氣候變遷已迫在眉睫,許晃雄認為,現階段應結合各個領域專家完成有關氣候變遷衝擊影響的研究,並在各方面的技術與制度層面上進行突破、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