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與環境變遷應變能力 臺北大研究團隊初步研究發表

科技部人文司長林明仁(左)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顧嘉安(右)記者會後合影。(圖: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人文司長林明仁(左)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顧嘉安(右)記者會後合影。(圖: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人文司長林明仁(左)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顧嘉安(右)記者會後合影。(圖:科技部提供)

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顧嘉安研究團隊鎖定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桃園市四區域,進行模擬建構未來空間發展趨勢,發現四區都市發展型態不同,面對氣候與環境變遷應變能力也有所差異,研究初步發現,北北基桃未來空間發展趨勢,將會使西半部面臨較大潛在淹水風險增加。

科技部昨(十八)日舉辦「不畏氣候變遷,打造永續發展韌性城市」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顧嘉安助理教授目前獲科技部補助執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

該研究團隊整合景觀指數與統計分析,探討不同年期間都市不同土地利用在空間上分布型態與淹水深度與面積關聯性,發現森林、建成地、水體等聚集度、面積等因子,都會顯著影響都市淹水情形,且二○一五年較一九九五年更為明顯,顯示政府對空間規劃介入的重要性。

該團隊並模擬都市開發型態對於微氣候(風速、溫度等)的影響程度,發現都市熱島嚴重,也可能會增加都會區降雨的可能性。

為使研發模式更實用並具說服力,該研究團隊鎖定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四區域進行模型的模擬建構,並評估應用效益。

北北基桃四區雖為共同生活圈,但分別面對不同發展議題,如交通、經濟、房價、人口遷移等,發現這四區都市發展型態不同,面對氣候與環境變遷的應變能力也有所差異。

此外,根據土地利用變遷與淹水潛勢空間關聯分析結果:

得知建成空間、植被及水體空間型態,顯著影響地區淹水深度與範圍,顯示空間規劃可作為淹水風險減緩的有效工具,未來不僅可對單一區域的都市計畫評估加入減災、防災思維,更可擴大到整體區域面。

當進行大範圍都市計畫時,可同步將氣候變遷的各項挑戰融入評估,打造永續發展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