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陷僵局?臉書資深員工曝關鍵: 「這資料」要到手

來自台灣的Fiona在台大國企系畢業後,隻身赴美,意外闖入矽谷,任職於Square和Facebook,擔任資深數據分析師。她指出,無論是求學還是求職時,「挖掘第一手資料」都十分重要,並分享自己親身經歷,表示自己靠挖掘第一手資料,申請上了3所知名研究所。

第一手資料到底有多管用?我就曾透過挖掘第一手資料,申請上心儀的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研究所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學校,但當年志氣比智商高的我,決定挑戰這個殿堂。我對於美國研究所學制一竅不通,連什麼是備審資料都不知道,抱著一股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傻勁,從研讀學校網站開始,徒手準備。

我研究了學校網站的每個字句,又去論壇找各種經驗分享,卻發現網路資訊太複雜,反而讓我找不到方向。有人說指定考試分數越高越好;有人說備審資料才是重點;有人說履歷上一定要有大公司的實習紀錄;有人說特殊的課外活動經驗才可以突顯自己……這麼多建議,反而讓我不知所措。所以我決定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招生說明會問個究竟。

我參加了MIT招生說明會,在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厚著臉皮舉手詢問各項申請條件的評分標準。招生委員很細心地為我解答:備審資料跟指定科目考試一樣重要,千萬不要覺得科目考試夠高分,essay(小論文)就可以隨便寫喔!至於GMAT(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要考幾分才夠,上網去查學校的錄取平均分數,以此做為標準就可以了;履歷上如果有金融相關經驗很不錯,但是學校也非常歡迎來自不同背景的申請者。

從招生委員的口中,我心中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招生說明會給我的寶物,遠遠不止於此。

在說明會中,招生委員談到學校的羅聞全教授當選了《時代雜誌》的百大影響力人物。羅教授致力於以財務理論解決世界上尚未破解的疾病問題,提出把金融工具運用在資助癌症研究的方法。這樣的研究既創新又值得敬佩。招生委員說得誠摯激昂,頻頻強調這種解決社會問題的精神,正是MIT的風範。

我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從網路上旁敲側擊了好幾個禮拜,自以為已經很熟悉學校特色,殊不知我知道的僅是皮毛。從招生委員演講中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MIT金融所不僅是注重學術創新的殿堂,願意利用所學去解決世界上的難題,替社會創造價值,才是系所崇尚的精神。

在招生說明會挖到寶的我,決定趁勝追擊,直搗黃龍,去校園走一遭。我風塵僕僕地從美國西岸的加州跋涉了三千英里,來到東岸的波士頓,參加MIT校園參訪。我和其他參訪者被帶到招生辦公室裡,年輕的主任替我們講解學校特色和課程內容。

為了更深刻地了解這個系所,我問主任:「請問您覺得貴校的金融研究所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主任微笑:「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MIT不只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先進,我們其實很倡導利用所學對社會做出貢獻。像今年登上《時代雜誌》的羅聞全教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我又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社會責任真的是當年學校引以為傲的地方。

這趟追尋第一手資料的旅程,讓我收穫滿滿。透過與招生委員的對話,我在在體會到系所的個性與文化。為此,我決定在essay中闡述自己學習金融的深層原因,強調實踐社會責任是我求學的目的;而在口頭面試中,面試官主動與我深聊這個主題,談到了羅教授的事蹟,還有我對於金融領域的期許。這個共通的話題,讓我們的對話流暢又順利。

接下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準備其他學校的申請入學。如果學校沒有舉辦正式說明會,我便直接寫信給招生辦公室,詢問校園參訪的可能;如果沒有錢坐飛機去校園參訪,我便在網路上找公開的校友資料,有禮地詢問對方能否跟我電話分享。透過無數個email和電話,針對每個申請學校,我盡其所能地了解它們的文化特色、學生特質、辦學理念。深刻體悟到每間學校都非常獨特,我也為此根據它們不同的調性,客製化備審資料。

透過這種方法,我申請的四所研究所當中上了三所:MIT金融所、杜克大學管理學碩士,以及最後我選擇就讀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只要願意探索,小螞蟻也可以憑一己之力,找到突破之道。 申請學校如此,更何況是求職?很多時候,求職無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訊息不足。我們沒有足夠的訊息知道要凸顯自己的哪些優勢、要呈現哪些相關經驗、要怎麼溝通才能展現出自己的能力;想要破解僵局,靠的就是夠多的資訊。

本文摘自《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Fiona(糖霜與西裝) /本文由方智出版授權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示意圖/PAKUTASO)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經歷5個字 開口要10萬! 陳為民嚇到傻眼:店員怎麼這麼難找

台科男「錄取台積電」卻嫌浪費?網揪關鍵轟:別來鬧

文組男從月薪35K到年薪破百萬!曝9大工作重點:低薪不是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