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勝:新科技、新藥續領風騷

2012年世界經濟是「溫和崩壞」年代,全球進入低成長、低報酬的「經濟冰河期」,台股的波動會變小。從趨勢性產業來看,新科技、新藥產業將是龍年的重點投資方向。

總統大選是一時,產業發展是長遠,股市投資更是永續的;大選揭曉後,政治對台股的影響逐漸式微,台股與國際股市的連動性明顯提升。若以歐債償債高峰落於2~4月,加上經濟指標透露出的落底時間約在2012年第一季來看,台股從2011年9220點以來的跌勢,暫時可望在2012年第一季或第二季落底,即使多頭後續仍面臨更大的挑戰,台股在跌深後應有機會在第二、三季明顯反彈。

該如何面對詭譎多變的龍年投資環境?短線先保守靜待農曆年後政治面對台股盤勢干擾的變數鈍化,接著若2~4月歐債問題惡化,則可在下次跌勢中開始留意準備布局的年度族群及標的。

新科技依舊是最大亮點

不管誰執政,生技都是重點,台灣政策推動生技產業發展已有近20年歷史,但是這幾年才真正抓到發展方向,2007年綠營執政時「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三讀通過,生技業發展正式進入新里程碑;2009年行政院推出的六大新興產業發展之首─生技起飛鑽石行動、2010年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1年生技創投基金TMF成軍及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C成立,則在藍營執政期間啟動及落實。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執政時期的產業發展重點來看,未來不管藍、綠誰執政,對於會提升台灣競爭力的生技產業,絕對會卯足全力積極扶植。

然而眾多生技產業次族群中,有哪些次產業最有機會脫穎而出,從股價表現可見端倪。2011年底在台股行情最差時掛牌的基亞,上櫃之後一路起漲,不到一個月大漲近一倍。基亞儘管尚未獲利,卻因開發PI-88預防肝癌術後復發新藥2013年將正式授權予歐美廠商,股價不僅未受盤勢不佳影響,還頻創新高,波段漲幅接近1倍,接著中天、杏輝、智擎、永昕等新藥股接棒啟動攻勢,波段漲幅分別高達96.7%、25.9%、44.7%、73.1%,從新藥股漲升模式來看,顯然評估新藥股的投資價值已有不同思維。

新藥股竄起成生技主流

事實上,除主要業務是新藥研發的新藥股之外,與新藥業務高度連結的生技股或其它產業股也可密切追蹤。像已成為東洋集團創投旗艦的晟德,是台灣最大的水劑廠,轉投資永昕(蛋白質新藥)、金樺(單株抗體)、華豐(益生菌)、得榮(原料藥),其中永昕類風溼性關節炎生物新藥TuNEX獲准進入三期臨床;另晟德亦轉投資持有52.13%玉晟創投,玉晟創投又轉投資金樺、順天(新藥)、東曜(新藥)、智擎(新藥)等,其中智擎天下雜誌評為台灣最具潛力的生技股,幾檔台灣重要的新藥股中,晟德都參與。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曾在2007年大膽預言,30年後,幾乎所有公司都會與生技有關,不是以生技為主要業務,就是生技的周邊產業,否則即是利用生物技術來支援或解決問題;事實上,若再加上「非生技業」跨足轉投資「生技業」的企業,不出10年,絕大多數的上市櫃公司都會跟「生技業」沾上邊。2012年在台股的投資趨勢上,生技股絕對扮演重要角色。

除新藥之外,原料藥、學名藥、醫材、觀光醫美等也是2012年台灣生技產業中具明星相的次族群;另水患、天災造成缺糧危機,將帶動農業生技蓬勃發展。

人口老化情況、銀髮族遠端照護、長期照護商機、藥品及醫材聯合採購業也將崛起;景氣不好,超時工作成為長態,銀行行員、科技新貴,甚至醫師等頻傳過勞死,重養身的保健食品、心肺復甦及健身器材大行其道,當令題材將引領出受惠商機的生技股。

靠美、趨日 都有機會

就外在環境方面,以中國等金磚四國為首的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可能面臨持續調整的命運,世界經濟是「溫和崩壞」的年代,進入低成長、低報酬的「經濟冰河期」,台股的波動將會變小,未來有利台股連動的市場或國家,可留意美國及日本。

雖然台灣與中國經濟緊密結合後,近年台股與陸股表現亦步亦趨,但台灣仍有不少與美國景氣連動密切產業,在加權指數受陸股拖累欲振乏力同時,一些與美國景氣連動性高的產業或公司,不但產業景氣走出谷底,從關中股價封關前大漲走勢來看,靠「美」概念股,也就是說與美國經濟或美股連動性高的個股,理論上,只要股價基期不要太高,都有機會擺脫頹勢,出現落後補漲。

像美國房市逐步回穩。受惠族群包括衛浴設備的橋椿、成霖,鎖類的福興、東隆等營運有機會走出谷底。再來看美國的航太、汽車、機械產業景氣熱度也相當高,工具機的福裕、鑽全,汽車零件組的至興甚至電機的高力等業績也正快速拉升中。生技股的永信,成衣股的年興、儒鴻等亦是相關受惠股。

再來看日本,兩岸簽署ECFA後,日本企業就積極尋求與台商合作,根據日本野村的研究報告指出,因為歷史情結,日本企業單獨到大陸投資,成功的機率只有68%,但若與台灣企業合作,成功率則可提升至78%。搶搭ECFA商機,台日許多企業開始結盟,越來越多台灣企業再加入日商擅於企業經營的DNA後,開始出現令人刮目相看的競爭力。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2012理財年鑑》

或上http://www.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