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奠基兩岸互動發展 交流恫嚇不放棄武力

中國 / Tuhi Martukaw 呂漢威 報導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11月30日病逝,享年96歲。江澤民在中國鎮壓六四天安門民運後上台,掌權13年,他是繼毛澤東與鄧小平之後的中共第三代領導人,1989年接總書記,1993年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在2002年16大後交棒給胡錦濤,主政時期為兩岸關係互動發展鋪路,不過他曾預言台海必有一戰,在1995年就發表「江八點」,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被視為中國對台工作的指導方針。當時台灣主政的是李登輝,則提出李六條回應,強調兩岸分治現實追求統一,增進交流、貿易、共創繁榮,任內兩岸有更頻繁、密切的互動。不過就在同年6月,李登輝以台灣總統身份訪美,隔月中共就在台海試射飛彈,甚至1996年3月總統大選前夕中共宣布演習、爆發台海危機,即便中共以武力威脅,李登輝還是連任成功,也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國鎮壓六四天安門民運後上台,主政時期為兩岸關係互動發展鋪基,國際關係學者張國城說:「可以說兩岸關係的開展,是從江澤民時代開始的。」江澤民任內,是中國和台灣頻密過招的階段,江八點文攻武嚇統一時間表,可以說是這時期兩岸關係的3個關鍵詞。

陸委會及海基會成立於1991年,展開事務性協商,江澤民與前總統李登輝各派密使傳遞訊息,還促成1993年新加坡的辜汪會談,但幾年不到,先是提出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江八點」,強調一個中國為前提,發展經濟合作交流,還創造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名言,國際關係學者張國城說:「他(江澤民)可能是對台灣最為了解,跟我們相對關係接觸最多的領導人。」

而後面對台灣民主深化,江澤民採取升高恫嚇動作,先是在1995年7月21日發射2枚東風15型飛彈,距離基隆港僅56公里,報復前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在1996年3月,共軍又向基隆和高雄外海試射飛彈,企圖影響台灣首屆總統直選,造成1996年台海危機,即便江澤民曾說自己不是好戰的人,但對台動武卻一直是選項之一,如今逝者已矣,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功過影響則留待歷史評價。

世足看華視>>>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小馬可仕宣布勝選 誓言當菲國全民領導人
江澤民過世 搭上時代順風車的領路人
白紙運動後中共揚言堅決打擊 布林肯批軟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