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視程度、部位不同施藥

溼氣過重必須排除,否則容易衍生疾病。開業中醫師鄧佳明昨表示,體內溼氣程度不同,所處部位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傳統中醫重視除溼,除溼之法又有化溼、燥溼、利溼、滲溼、勝溼之分,藥材又有祛風除溼、祛風勝溼、健脾祛溼、清熱燥溼、芳香化溼、利水滲溼、淡滲利溼之別。 鄧醫師指出,化溼者常用芳香藥材,以便祛除溼邪,適用於上焦、中焦脾胃等處;燥溼者常用苦溫或苦寒藥材,通常作用於中焦,亦有部分作用於上焦、下焦;利溼者常用苦寒藥材,作用於下焦,促使溼邪從小便排出來;滲溼者常用甘淡藥材,適用於下焦,也是使溼邪從小便排出;勝溼者治療時通常作用於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等處。 中醫把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焦,簡單來說,心窩以上屬於上焦,心窩以下、肚臍以上屬於中焦,肚臍以下屬於下焦。 鄧佳明中醫師指出,祛風除溼、祛風勝溼之類藥材包括羌活、獨活、防風、威靈仙、桑枝、五加皮等;健脾祛溼之類藥材包括黨參、白朮、茯苓、薏仁、山藥等;清熱燥溼之類藥材包括白蘚皮、秦皮、苦參、黃芩、黃連、黃柏等;芳香化溼之類藥材包括蒼朮、藿香、佩蘭、砂仁、白豆蔻、厚朴等。 利水滲溼之類藥材包括茯苓、滑石、車前草、澤瀉、瞿麥、萹蓄等;淡滲利溼之類藥材包括茯苓、豬苓、澤瀉、冬瓜子、薏苡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