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使出訪換來2國退出「16+1」機制 中國在中東歐外交為何受挫?

繼立陶宛2021年宣布退出中國主導的「17+1」機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11日也決定退出,使得該機制剩下14個中東歐國家參與。波蘭葛萊米克基金會高級專家卡欽斯基撰文指出,顯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重新定義全球地緣政治,對中國在中東歐的外交首當其衝。

跨國新聞工作者平台「報導民主」(Reporting Democracy)15日刊登卡欽斯基(Piotr Maciej Kaczyński)文章,內容提到2022年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的「17+1」機制10周年,且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特使霍玉珍4月才率團訪問其中8個參與國,包括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但這2國日前決定退出機制。

卡欽斯基提到,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長期以來以實用主義(pragmatism)為往來原則,且有定期協商,但在俄羅斯2月侵略烏克蘭後,實用主義和經濟被安全及價值觀取代,「除了布達佩斯當局(匈牙利),今日所有中歐國家對中國的接觸原則是有限的信任,甚至是氣憤」。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ISM)中國專家詩麗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立陶宛與台灣互相開設代表處,中國祭出經濟制裁報復後,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另外,歐盟對涉及迫害新疆維吾爾人的中國官員祭出制裁,中國則反擊,制裁5名歐洲議會議員。

中國特使出訪形同失敗

烏克蘭戰爭加速中國與中東歐關係下滑,德國籍的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直言:「中國在對俄羅斯侵略行為的支持上,顯露出真面目。他們一開始還裝中立,但在許多有意義的行為上都不中立。」他批評,一向高舉主權和領土完整信條的中國,碰到烏克蘭就都沒了。

卡欽斯基指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關係惡化的程度,是連霍玉珍訪問波蘭時,竟被波蘭外交部拒見,就連工作層級會面都不安排。「波蘭對中國接觸俄羅斯感到失望」,詩麗娜說,波蘭用俄羅斯-中國軸心的鏡片來檢視自身與中國的關係。此外,羅馬尼亞取消所有和中國維持的合作計畫。

羅馬尼亞亞太研究所(RISAP)副所長布林札(Andreea Brinza)表示,羅馬尼亞限縮未來合作的可能性,現在中國公司不能參與羅馬尼亞的標案。他亦稱,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也促使中國在中東歐的外交失敗,因為羅馬尼亞想表明是美國堅實盟友,切爾納沃達(Cernavoda)發電廠計畫合作方從中國變美國。

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執行董事希馬茨克(Matej Simalcik)則說,2020年COVID-19疫情初期,中國還想營造出其比歐盟有用的形象,但隨著斯洛伐克大眾意識到,中國並沒有「普通貿易關係」,對中國急速改觀,而斯洛伐克情報單位2021年提及,中國在混合戰、網路攻擊扮演積極角色。

未兌現承諾使中東歐改觀

中國未兌現經濟投資承諾也是促使中東歐國家改變態度的原因之一,除了7月由歐盟出資、中國公司建造的克羅埃西亞佩列沙茨大橋(Peljesac Bridge)等少數計畫,大部分都沒有開始跡象,像是連接匈牙利布達佩斯、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和希臘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的高速鐵路線,這是「一帶一路」旗艦計畫之一。

詩麗娜說,波蘭遇到的問題是貿易赤字,「中國承諾會減少進入他們市場的障礙,並增加進口量,但這些承諾沒有完全落實」。她亦稱,波蘭官方希望中國投資,但相當謹慎,不接受完全被中國掌控,也不接受投資受關注的重要基礎建設。不過卡欽斯基坦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幾乎沒準備退出的跡象。

卡欽斯基表示,中國外交部約在3周前邀集16個參與國的大使開會討論,結果有11國不願出席,這也代表部分國家仍認為「14+1」機制能為中東歐地區帶來利益。希馬茨克認為,西歐一直擔心歐盟內有「中國特洛伊木馬」,隨著中東歐國家自行開始批評中國,反而有助於凝聚歐盟對中國的政策。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中國派特使團訪歐洲8國,波蘭學者:「17+1機制」陷入危機,北京企圖「損害控制」
相關報導》 台灣才是真正的夥伴與朋友!斯洛伐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我們應逐步退出中國「16+1」機制
相關報導》 友台國家捷克即將出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將強化與印太國家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