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百年米食滋味 市井小吃──蘿蔔糕

流傳百年米食滋味 市井小吃──蘿蔔糕
流傳百年米食滋味 市井小吃──蘿蔔糕

文˙陳群芳 圖˙林格立

象徵好彩頭的菜頭粿(台語:蘿蔔糕),是年節桌上的經典菜餚,蒸炊糕粿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然而少有人知的是,這一方雪白、味道質樸的台灣小吃,竟是因為追思明鄭時期的末代王爺,而得以流傳。

時至今日,台灣各地仍有許多職人,守著傳統蘿蔔糕的製粿手藝,堅持磨米漿、刨蘿蔔絲……每個步驟都絲毫不馬虎。因為有他們守在爐火前,才讓蘿蔔糕裡蘿蔔的鮮甜、米食的芬芳滋味得以持續飄香。

當今台灣吃的白米飯,口感Q彈、富有黏性,是日治時期所引入馴化的品種──蓬萊米;在此之前,明清時期先民的主食則是米粒較長、口感較硬的在來米。曾出版《慢食府城》、《小吃研究所》,擅長美食考古的作家王浩一表示,在來米是明末傳入台灣,在蓬萊米問世前,大約有290年都擔當了主食的地位,「所以明清時流傳下來的米食點心,包括蘿蔔糕、碗粿等,一定是用在來米製作,換句話說,傳統的米食小吃中,是沒有蓬萊米的。」

說一段台灣米食的歷史

一道道美味的在來米小吃,都是古人的智慧累積,王浩一表示,因為不同口感的需求,有的使用新米,有的則必須使用儲放九個月以上的老米,才能呈現有彈性的咬食口感,像是蘿蔔糕、清蒸肉圓、鼎邊趖都必須使用老米,可見這些米食製作背後的講究。

以蘿蔔糕為例,必須使用儲放一年以上的老米,先泡水,再磨成米漿;蘿蔔則要去皮、刨絲,再用水煮,去掉蘿蔔的「菜腥味」;接著將蘿蔔絲與米漿攪拌均勻,倒入粿模裡,以大火蒸炊五、六個小時。米漿水分的多寡,蘿蔔熬煮的程度、添加的比例,火候的控制等,樣樣都是學問。

然而這些費工、講究的米食文化,究竟是如何傳承數百年?王浩一爬梳文史,緩緩道出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明鄭末期,最後一位延平王鄭克塽有意向清朝投降,而當時台灣有位明朝的末代王爺朱術桂,聽聞消息,便決定自盡殉國。在台南二仁溪以南擁有大片墾地的朱術桂,在殉國前召集了替自己耕種的農民,把土地送給了他們。改朝換代後,民眾為了感念朱術桂的善舉,每逢朱術桂的忌日、誕辰、逢年過節,就會準備在明鄭時期具有祭祀意涵的糕粿,如芋粿、黑糖粿、菜頭粿等,偷偷到墳前祭拜。清朝統治的213年間,這些糕粿的製作與祭祀習俗就被代代相傳,直到日本統治台灣,當地民眾不再擔心被清算,才開始將這些美味小吃拿到市場販售,漸漸成為流傳全台的庶民美食。

王浩一表示,當年朱術桂的墾地,大約是今日的高雄市湖內區一帶,以他自己踏查各地粿食商家的經驗來看,不論是基隆、台中、屏東等,深入探訪店家的手藝來源,幾乎都是傳自湖內,間接證實了這段因為感念追思而讓糕粿流傳至今的佳話。

大樹下的質樸早餐

蘿蔔是冬季的物產,在尚未有高冷蔬菜的時代,蘿蔔糕是年節才有的滋味。在夏天或平常日子想吃米食點心,則有王浩一口中像是蘿蔔糕雙胞胎的白粿。純粹使用在來米漿蒸炊,食用方式跟蘿蔔糕一樣,切塊香煎,把外皮煎的些微酥焦,內裡仍舊軟嫩有彈性,然後再沾上地方小鎮各具特色的醬料,就成了台語所稱的「煎粿」。更甚者,則將白粿的米漿加上肉燥,做成具有豬油香氣的肉燥粿;或是將蘿蔔用芋頭取代,做成芋頭糕,這些一道道做法相似,但滋味卻各有千秋的在來米食,只要走一趟中南部的傳統市場,定能在粿舖裡找到。

而近代耕種技術的進步、品種改良,夏天也能有蘿蔔可吃,如今台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蘿蔔糕。在雲林斗六就有間傳承兩代,連在來米都自己種的阿牛菜頭粿。每日天一亮,大樹下的煎台就滋滋作響,一塊塊蘿蔔糕被老闆賴國正煎得金黃,老闆娘謝佩君則在一旁盛醬、包裝。「老闆我要赤(台語:煎得焦酥)一點、加辣。」面對客人的要求,賴國正總是貼心的客製化。酥香的蘿蔔糕沾上自製米醬,再配上豬血湯或味噌綜合湯等,就是一份讓人活力十足的早餐。

為了供應早餐,賴國正每天清晨三點半就起床,除了擺攤開店的準備,也要處理炊蒸蘿蔔糕的前置作業,必須先將蘿蔔削皮刨絲、打好米漿,才能在11點收攤回來,接著蒸炊一個下午,在傍晚完成蘿蔔糕製作,接著放涼一夜,讓蘿蔔糕自然風乾,隔天一早才可食用。

堅持選用本土產的蘿蔔,賴正國笑說,蘿蔔越辛辣越有味道,水煮去掉菜腥味後,就會轉甜。阿牛菜頭粿也堅持自己種米來製粿,每天一早巡田水的老闆媽媽賴曾梅葉說,自己種的才知道品質好壞。除了純米製作蘿蔔糕,貫徹「頂真」的態度,連米醬也純米製作不加任何粉類,難怪吃起來米香氣十足。

今年已快80歲的賴曾梅葉秀出手上深深淺淺的疤痕,分享早年炊菜頭粿都是燒柴,劈柴時曾不慎被電鋸弄傷,笑說現在用瓦斯真的方便多了。看著賴曾梅葉縫合後有點變形的手指,讓她像個光榮的戰士,用那雙手守著台灣傳統的味道。

賴曾梅葉學習蘿蔔糕的歷程,就像是同輩婦女的共同縮影。年節必備的菜頭粿,是早期許多婦女必會的手藝,她也不例外,從父親那學會蘿蔔糕的製作,出嫁後,每逢年節便張羅一大家子的年節食品。父親教了基本做法,剩下的水分、比例、火候拿捏就得靠自己逐步嘗試,累積經驗。為了養活一大家子,賴曾梅葉和先生兩人在街邊賣起了蘿蔔糕,她笑說,第一天僅賣出360元,剩下的菜頭粿,只好帶回家招呼左鄰右舍來捧場。可是好手藝終究會累積口碑,現在的阿牛菜頭粿早已成了在地人天天報到、離家遊子返鄉必吃的家鄉味。

深山裡的柴燒滋味

同樣守著傳統蘿蔔糕滋味的,還有住在新竹峨嵋的客家媽媽曾招華。深山裡的一處矮房,傳來陣陣燒柴的炭火香氣,這是曾招華與先生莊煥章的家。眼前的十個爐灶,正被柴火燒得劈啪作響,烈焰上蒸炊的,是莊家人明天要上市集販售的「菜頭粄」(客語)。光是走近,就已經感受到猛烈的熱氣。

「待不住的啦!做這個真的很辛苦,尤其六、七月天,火一升起來,溫度少說有7、80度。」莊煥章對著被熱到快中暑的我們這麼說。不算前製的準備,光是蒸炊蘿蔔糕就至少要五、六小時,過程中必須守在爐灶前,不斷地添加柴火,也要適時注意鍋爐裡的水,千萬不能讓水燒乾,更不用提撿柴、劈柴的勞力活。深深體會柴燒的辛苦與費工,曾招華表示,其實她也曾嘗試改用瓦斯,可是味道卻怎麼也不對,柴燒所賦予蘿蔔糕的炭火香氣,才是她從婆婆那傳承的道地古早味。

20多年前,原本是佛像雕刻師的莊煥章,因為中國的低價競爭,工作大受影響。為了養育四個孩子、貼補家計,曾招華有了做小生意的想法。她跟著婆婆學習製作蘿蔔糕的好手藝,不斷嘗試火候控制、拿捏煮蘿蔔的時間等,才逐漸有了令自己滿意的蘿蔔糕。曾招華表示,製作好吃的蘿蔔糕,用料絕對不能省,她用台灣的在來米,隨著時令尋找適合的蘿蔔,秋冬南部盛產,夏天就用埔里的。滿滿的蘿蔔絲被米漿徹底包覆,難怪吃下曾招華的柴燒蘿蔔糕,每一口都有蘿蔔的香氣。

早年農村,家家戶戶都會使用柴火炊蒸蘿蔔糕,如今卻是少之又少,為了讓下一代的孩子能吃到這傳統的好滋味,即使再辛苦,曾招華也堅持柴燒製作。看客人吃到蘿蔔糕一臉幸福回味的表情,對她而言,就已心滿意足。

見證粿仔街的時代變化

創立自1964年的林貞粿行,第一代經營者林貞從大稻埕的小攤車起家,做到粿食批發,雙北許多傳統市場裡賣的蘿蔔糕、芋頭糕、芋粿巧等米食,其實都是出自林貞粿行。然而隨著飲食西化,現代人外食比例高,上傳統市場買蘿蔔糕回家煎食的習慣,似乎正漸漸在年輕一代淡去。林貞粿行便見證了傳統米食的時代變化。

大稻埕是台北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年勞動力人口多,米食小攤成了補充體力的來源,也因此米食商家林立的延三商圈一帶,過去曾有「粿仔街」的稱號。第二代經營者林裕強回憶小學時,粿仔街至少有二、三十家的粿行。林裕強表示,1980年代中期是家中生意最好的時候,當時在念專科的他,週六下課就得趕回家幫忙,若遇到年節粿食需求量大時,家中100個木製蒸籠全用上,忙到四點吃午餐,十點才吃晚餐是常態。

隨著時代變遷,粿仔街的粿行一間間收起,林貞帶著兒子林裕強、林家慶仍堅守著粿仔街的招牌。前幾年,粿行的原址遇到都更,做了一輩子蘿蔔糕的林貞,不忍孩子辛苦,半開玩笑地叫他們乾脆結束經營,以後出租當房東就好。但兄弟倆不忍家傳的味道消失,經過一陣子的討論後,兄弟倆將林貞粿行搬遷到新北市新莊區,並以食品工廠的規模進行轉型。

創新台灣傳統米食

有林貞打下的堅實基礎,粿行遷址後,批發客源仍死忠支持。轉型工廠後,粿行導入庫房、作業流程化等管理概念,但仍配合市場的作息,三點就開始製粿、出貨等各種的忙碌,也依然使用純米製作蘿蔔糕,需要一層層堆疊米漿、油蔥,反覆炊蒸八次的油蔥粿等,傳統的技法可是一點也沒有改變。

面對客人數增加,平均客消費單價卻降低,再加上民眾消費習慣改變,林裕強知道,得開闢新路才能讓粿行走得長遠。於是他把在美國做景觀設計的兒子林凡凱找回來,將林貞粿行品牌化,並開發電商通路。

出生網路世代的林凡凱,從小看著長輩們對製粿的堅持,他想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米食文化的魅力。以「創新台灣傳統米食」為品牌定位,林凡凱嘗試以傳統蘿蔔糕為基底,開發更多樣化的口味,例如以XO醬加上櫻花蝦、珠貝,呈現澎派海味的XO雙鮮蘿蔔糕;又或是將溫補的麻油、猴頭菇與米食結合,做成麻油猴菇蘿蔔糕。再加上設計簡約的包裝盒,林貞粿行讓吃米食成了很潮的事,在網路上獲得許多年輕人青睞。

接下來,林凡凱還著手規劃在粿行的大稻埕舊址開設店面,將製粿的炊煙裊裊融入視覺意象。除了販售以米食做的特色餐點,也打算邀請美食家舉辦講座,讓店面成為與民眾對話的平台。不斷開拓台灣米食的更多可能,堅守傳統技術的老粿行,將持續注入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