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世代孩子,更需要動手實作玩知識

文/秦榮華 美國辛辛那提幼兒發展中心專業顧問∣信誼好好育兒網專欄作家

科技的發達,讓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電腦、平板和各式遊戲App,看似為下一代提供了多元的學習機會。但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身心成熟度,不同於學齡兒童和成人,幼兒對知識的探索,仍需要仰賴實物和具體的學習經驗。

多年前,我任教的學區為學前班購置第一台電腦,開啟電腦教學的新紀元。當我帶領幼兒,坐在電腦前試玩教學遊戲時,卻發現很多孩子,會用手去抓螢幕上移動的圖像。一旦他們發現螢幕上的箭頭,就更會情不自禁地去抓箭頭,以為如此就能控制箭頭而移動圖像。後來又發現滑鼠居然可以神奇地操縱螢幕上的圖像!小臉充滿了驚奇與更多的不解。孩子們的舉動,提醒我重新思考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建立知識的過程。

幼兒會移動滑鼠不代表理解知識

成長在這樣一個數位世代,現在的孩子幾乎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操縱電腦和各種電動玩具。對幼兒而言,按觸電鈕或移動滑鼠,彷彿是極為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他們卻不明白滑鼠是如何控制螢幕上的圖案,而遙控器又是如何能使電動車移動。

就如同,如果不曾親眼看到冰塊溶化,對幼兒而言,水的三態現象可能只是「神奇的魔術」,而不具科學知識。

我常在想,在當今科技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之際,什麼樣的玩具或學習經歷,才是最具啟發性,且最能提升幼兒的思考和發展?

學前階段應注重感官和實物經驗

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學前幼兒是依據感官和實物來學習的。孩子經由實際動手操縱來發現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例如:在推動玩具小汽車時,孩子會發現,如要車子跑得快,必須用力急速地推動車子,或者將小汽車放在傾斜的板上,而且斜坡愈陡,車子跑得愈快。但是遙控器或滑鼠卻無法提供孩子這個深層推理、研究的機會。

那麼,這些和「電」有關的玩具,是否真的能引發孩子建立認知呢?幼兒似乎只「知道」某些現象,例如:按這個鍵,車子跑得快,按那個鍵,車子跑得慢,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現象。這與我們叫孩子背誦九九乘法表,卻不引導他先明白加法的道理,又有什麼不同!

鼓勵孩子透過觀察思考、建立新知

領受知識和發掘建立知識,在學習上有什麼不同的意義呢?電腦、平板和電玩,彷彿能為幼兒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也似乎為喜歡獨立作業的孩子,打開了另一扇學習的窗戶。

然而,當這些「電」用品,被用來輔佐幼兒學習的同時,爸媽和學校仍需提供多種的實物玩具,鼓勵幼兒動手操縱,來測試他們的想法,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其間的因果關係,進而建立新知。例如:幼兒在用顏料畫圖時,他們發現,沾愈多的水,顏料色澤會愈淡。幼兒記得昨天用紅色的顏料加上白色的,就跑出粉紅色,那今天,他會想:「如果把藍色和白色混在一起,會跑出什麼顏色呢?」

上次用積木造高塔,搖晃不穩,這次該用什麼形狀的積木來當地基呢?我要用什麼樣的材料或工具,才能把絲帶固定在我做的超人紙披肩上呢?用黏膠、膠帶,還是釘書機、打孔器?牛奶打翻了,趕緊用手邊的圖畫紙來擦,可是怎麼仍是濕漉漉的?要用什麼樣的紙或東西來擦,才可以擦乾打翻的牛奶呢?

自發式探索,知識才能持久及拓展

新知的建立與拓展,絕非直接的教授所能傳遞。孩子若不是依自己的好奇心,帶動他們自發性地探索,學習的過程便無法在腦海中留下痕跡。若不是一次又一次不懈怠地驗證、比較、分析和歸納,這些深層的思維和創新的發現,將難以展現。而這些經歷,其實可為日後學習打下基石,並培育孩子發展出專注、持久,不怕失敗的學習精神。

在數位世代來臨的同時,爸媽和老師更需要以熱情來啟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發展興趣,鼓勵他們動手測試自己的想法。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將比按滑鼠和滑平板創造出更多的可能、帶來更多的新機與驚奇。如此,學習對幼兒將是超越被動式按鈕的歷程,而變得主動且更具活力。

更多信誼好好育兒網文章

【學習趨勢】動手做、動手玩,開啟科學智能!

【學習趨勢】巧手編織,幼兒園孩子也辦得到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