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牛被擋、中產階級需求擴大 中國進口美牛激增

(路透北京1日電)隨著中澳外交關係緊繃,中國自澳洲進口的牛肉日益稀少,加上中國的中產階級飲食需求不斷提升,使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進口的美國穀飼牛肉激增。數家澳洲牛肉供應商去年在中國遭禁售,其他澳洲供應商的牛肉出貨等待通關時間則太久,因此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火鍋餐廳、連鎖日式燒肉店和牛排館,紛紛將牛肉供應由澳牛換成美牛。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自美國進口牛肉暴增至8萬3000公噸,是去年同期的9倍之多,使得今年進口總額預計將超越10億美元(約新台幣278億元)。同一時間,中國自澳洲進口牛肉降至9萬6000公噸,僅去年同期的一半。澳洲原本是中國進口穀飼牛肉的最大供應國,今年來對中國出口量也已落後美國。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 Meat Export Federation,USMEF)發言人舒埃爾(Joe Schuele)表示:「若要油花分布佳的穀飼牛肉,他們沒有太多其他選擇。(美牛)在中國確實是卓越的肉品。」北京去年以標示不清和產品遭違禁成分汙染為由,暫停澳洲前5大牛肉廠商的進口供應。其他澳洲肉廠產品仍可出口至中國,但進口商表示他們遭遇長久拖延。一家北京進口商表示,他們有6櫃冷凍澳洲牛肉卡在上海港,「我們被告知通關至少要花85天」,他們已開始供應美國泰森公司(Tyson)的牛肉給餐廳客戶。反觀從澳洲以外國家進口的牛肉,通關通常只費時約一週。中國海關總署並未回覆置評要求。中澳關係自2018年以來持續緊繃,去年又進一步惡化,原因是坎培拉呼籲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源頭進行獨立調查,促使北京展開貿易報復。在其他市場被當作高級品的草飼牛肉,在中國則通常流向較平價通路,例如大眾化的餐廳和超市。去年進口牛肉占中國牛肉消費量的4成,約有200萬公噸,其中以來自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的低成本草飼牛肉為大宗。但在中國經濟走軟下,大眾市場消費者的牛肉需求正在減弱。不過同一時間,由穀飼牛肉稱霸的中國中高階牛肉市場則持續成長。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高級分析師潘晨軍指出,這是由於當地消費者「生活升級,吃得更好」。根據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份報告,中國中產階級去年支出總額達7兆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04兆元),居全球之冠,並且繼續成長中,因為年輕人支出比例高於任何其他國家。中央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