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電動車、半導體都少不了上銀?祕密藏在卓永財的「這句話」

2021年以來最夯的關鍵字就是電動車、半導體,沒想到,全球最大滾珠螺桿廠、台灣的上銀集團,竟能通吃這兩大商機?背後祕密,在於集團總裁卓永財「永遠超前20年」的布局。

「你看,這是今天日本三大工具機廠MAZAK社長寄來的信,還有這張是OKUMA的……,」今年80歲的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說起訂單就精神抖擻,不斷來回走動、一封封秀出客戶捎來的信。

這些全球龍頭大廠們,都趕在年前來信招呼,和上銀打好關係,就是為了搶訂到上銀的關鍵零組件。

回首2021年,疫情、海運、原物料、匯率、中國限電等亂流,先後衝擊機械業。不過,全球滾珠螺桿龍頭上銀,依舊寫下年營收歷史次高273億元,子公司大銀微系統也創下年營收新高31.8億元。

不光如此,近年上銀更早已卸下「工具機大廠」形象,反而一路將高精密的關鍵零組件,打進高門檻的半導體、電動車等供應鏈,簡直羨煞業界。

此番布局背後的心法,就是卓永財的這句話:「永遠超前20年」。

超前20年:危機入市,搶半導體設備商機

1989年成立的上銀科技,早年靠高品質、價格實惠的關鍵零組件,在市場殺出血路、躍居台廠龍頭,更將產品打入許多世界一流的工具機廠。

然而有天,卓永財卻驚覺,上銀專精的滾珠螺桿,將來有天會被更精密的線性馬達取代。尤其,要打入高精密的半導體設備,線性馬達會是關鍵。

因此,上銀早早開始研究布局,並於1997年成立子公司大銀微系統,專攻高精密的線性馬達、力矩馬達等產品。

沒想到成立隔年,隨即碰上亞洲金融風暴。當時三星受重創,打算棄守在莫斯科研究線性馬達的實驗室。儘管當時氛圍緊張,卓永財心一橫,就趁危機入市,直接買下實驗室,成了日後技術研發的關鍵基礎和據點。

2008年的金融海嘯,再度成為卓永財搶進半導體設備的契機。那時,半導體設備商Applied Materials(應用材料)擔心子公司資金週轉不靈,主動向上銀求售。卓永財當然不放過大好機會,立刻併購,又學到控制器的技術。

兩次危機入市和20多年市場耕耘,上銀集團總算成為全球少數能打入三大半導體設備商的業者,更是亞洲唯二能同時生產線性馬達及力矩馬達的廠商。

「未來半導體兩奈米設備,我們都比客戶早六年先做好了。你知道兩奈米多難?就像從曼哈頓島上找出一隻小螞蟻這麼難,」卓永財自信說著,這20多年穩紮穩打,是上銀收成半導體設備商機的關鍵。

上銀切入各種設備商機。
上銀切入各種設備商機。

超前10年:提早練兵,打進汽車供應鏈

同樣的,上銀進軍電動車供應鏈,也是一場長達10年的超前部署。

早在2010年,卓永財便預見,將來汽車安全性提升、AI導入,勢必需要更高精度又智慧化的轉向系統,而上銀的滾珠螺桿,有望取代過去低精度的油壓、氣壓傳動。

卓永財旋即舉起手,活靈活現地示範,「現在汽車要安全舒服,但每個人轉彎力道不同,轉向系統要如何精準控制、避免撞車,這難度都比以前做工具機更高。」

當時,上銀打破過去只賣零組件的模式,直接切入生產汽車轉向系統,並將滾珠螺桿用於其中,打算直接將整套系統賣進汽車廠。

不過,超前部署並非每次都一帆風順,沒想到,這次布局竟讓上銀重重跌了一跤。一來,汽車轉向系統的整合並非上銀專長;二來,汽車供應鏈素來封閉、認證期也長,新進廠商很難快速躋身Tier 1(一階供應商)。

最後,上銀的轉向系統可說以失敗作收,只好棄守。但,卓永財並未因此放棄汽車大夢,反倒是不斷另覓機會,將滾珠螺桿導入業界應用。

好比2015年,上銀就找上佛光山、車輛中心合作,將滾珠螺桿應用至佛光山電動巴士的轉向系統中,成功落地。上銀也靠一次次測試、打磨技術,同時在業界樹立名聲。

直至近年電動車商機發酵,許多Tier 1的轉向系統廠,都要找能生產滾珠螺桿、有經驗的Tier 2(二階供應商)供應商,因此紛紛找到上銀。後來,甚至連避震器、煞車、變速箱的廠商都來下單,想藉滾珠螺桿改良產品精密度。

「你說這怎麼打進去的?沒門!是你過去建立的名聲、技術讓人家上門,」卓永財有些得意地說,現在上銀手握歐美、中國大廠訂單,2023年便會開始量產電動車用滾珠螺桿。

正是這10年的深蹲和挫折,替上銀拿到未來10年搶食電動車商機的門票。

未來20年:上銀布局智慧製造、世代交棒

繼2021年上銀寫下亮眼成績,目前卓永財更加看好2022年產業市況。法人也推估,上銀今年營收有望再創兩位數成長,甚至突破歷史新高。

不過,卓永財並未耽溺成功,仍持續布局下個20年的祕密武器,包括精度更高、省人力的「迴轉工作台」,以及呼應工業4.0的「智慧型滾珠螺桿」。此外,更為了將來進軍歐洲市場,持續建設義大利新廠。

這番布局背後,除了要有過人耐心,有時還得要捱受挫折。好比,卓永財為開發堪稱機器人心臟的「諧波減速機」,併購了刀具廠邁萃斯(原名陸聯),但目前依舊處於虧損,還在試圖翻身轉型。

「布局不是一蹴而就,你想,羅馬是一天造成的嗎? 」對超前部署的挑戰和困難,卓永財處之泰然,過去20多年經驗告訴他,這些都是必經之路。

現在,卓永財也逐漸將心法、經營權都傳承年輕世代,2018年便將上銀董事長傳給兒子卓文恒、2021年將大銀董事長交棒女兒卓秀瑜,「現在我是教練的角色,很多事都給他們弄了。」

面對未來,他只強調,時代已和過去榮景不同,台廠正面臨中國大陸、東南亞崛起競爭,企業必須生生不息、與時俱進,才能永遠走在最前面。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風險機會交織,轉型迫在眉睫
上銀台版「達文西」 助醫師「一臂」之力
市場吹逆風,但上銀董座將靠「這兩點」重返營收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