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家者的人生百味|替他們找個家|華視新聞雜誌

新北市 / 陳沿佐 採訪/撰稿 梅志銓 攝影/剪輯

您曾經在街頭,看過無家者的身影嗎?2023年初,新北市有四位無家者,被民眾發現,棲身在狹窄的高架橋底下,過著「穴居人生」。現場沒水沒電,環境髒亂,甚至還有蟑螂老鼠亂竄,這樣的場景看了令人鼻酸。長期以來,無家者總是租屋市場的拒絕往來戶,求住無門,讓他們只能在街頭無奈漂泊,2022年底,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在萬華租下一層舊公寓,打造全台首座,優先提供給無家者居住的友善宿舍,希望築起一道防線,接住無家者們打破流浪循環,他們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看。

黃昏時分,新北市街頭車水馬龍行人匆匆,路的另一頭,彷彿另一個時空,堆積如山的紙箱、舊衣物,散落在堤防頂端,雜亂無章的場景,和對街繁華的市容形成強烈對比。

從橋墩垂降而下的麻繩,似乎是唯一的出入口,採訪小組手腳並用攀登而上,眼前出現的畫面,令人震驚。床墊、棉被露天放置,上頭覆蓋著厚厚一層髒汙,一旁吃剩的罐頭及廚餘,飄散著濃厚異味,種種跡象,顯示平時有人以此為家。

記者陳沿佐說:「您能夠想像嗎,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在現今的台灣,竟然還是許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新北市重新橋的橋面底下,我們就實際帶您來看,無家者們他們實際的生活情形。其實我們進來之後,可以發現這裡空間非常非常狹小,像我一進來之後,根本站也站不直,要彎著走路,還有我們在旁邊可以看到,有一些舊床墊、舊棉被之類的東西,應該就是他們暫時遮風避雨的地方。這裡的空間非常簡陋,非常骯髒,沒水沒電的,那他們的生活起居又該怎麼辦呢。再繼續往前面走,我們可以看到在前面的地下,放著許多舊水桶,還有像是舊臉盆之類的東西,他們承接上面的水管漏出來的水,來當作他們的生活之用,這裡的生活條件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地艱辛。」

無家者(2023.1.6)說:「我是這一兩年租屋糾紛,也是很辛苦,他們也是可能比我更早,我不知道怎麼說這是什麼心情。」

為何流落街頭,有著說不出的苦衷,在這裡過著「穴居人生」,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苦人,不只她一人。民眾林毓峯說:「我陸續過來兩、三次,大概有接觸到五、六個,前陣子跟他們聊天有聽說,已經有兩個人寒流的時候冷死了。」

一個舊浴缸幾個破水桶充當淋浴間,平時不只沒水沒電,以鐵皮隔出的「廚房」,擺放著瓦斯桶及大量雜物。生活拮据,平時只能靠打零工勉強度日,這樣的苦日子,他們一撐就是十年。無家者(2023.1.6)說:「我是很怕在半夜碰到搶劫,洗澡都沒辦法洗,十天才去洗一次。」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2023.1.6)說:「他們其實只是朋友的關係,也不是特別的親屬,另外三位表示在附近有一些工作,暫時不希望安置。」

繁華城市裡弱弱相依,令人鼻酸的場景引發外界關注,新北市政府迅速做出回應,貼上大大的公告,要求無家者限期搬離,理由竟然是。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人員說:「瞻觀的問題嘛,對不對都市的景觀不好看,還有髒亂的問題啊。」

骯髒、破壞治安、影響市容,種種撕不掉的標籤,讓無家者們,長期被視為都市裡不堪的存在,但他們卻是跌落社會底層,弱勢者的真實縮影。

陳沿佐說:「台北車站是台北無家者,最密集的地方,而全台的無家者人數,究竟有多少呢?根據衛福部的統計,過去十年間,有登記列冊的無家者人數,大約來到3000人左右。2013年有3604人,到了2021年總共有2910人,人數變動不大,但外界認為,這個數字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記者陳沿佐說:「萬華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也是台北無家者的聚集地之一,近年女性無家者有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過去無家者的男女比例,大致是九比一,但是到了2021年,女性無家者的比例,已經來到了一成五,包含了精神障礙失去家庭支持、疾病或者是藥、酒癮,都是造成女性流浪的主因。」

陳沿佐說:「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台北的西門町商圈,現在的時間已經將近半夜12點,您是否注意過,入夜後的台北,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風景呢。像我現在身旁就有無家者,他是蓋著幾張薄薄的紙板席地而睡,就睡在平時車水馬龍的騎樓邊,而這也是城市裡弱勢者,求住無門的真實縮影。」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祕書長李盈姿說:「我覺得他們是缺少機會,跟缺少被友善對待的一群人。以台灣來講房子越來越貴,買不起以外租不起,國家的居住政策,真的會影響到,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經無家可歸。」>

深夜時分,芒草心協會社工們,提著沉甸甸的愛心物資,準備出動。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廖宗琳說:「我們今天主要會發便當還有物資,今天的便當,是我們跟西門町的一個居酒屋合作的,他每次都會提供我們30份數量的便當,其實還滿熱熱的,是晚上幫我們做的。」

豐富物資,足以維持無家者們好幾天生活所需,每周例行一次的服務,宛如打游擊戰,社工得深夜在街頭四處尋覓,居無定所的無家者們,可能的落腳之處。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廖宗琳說:「那邊好像有一、兩個,有時候我們都是這樣找,沿路就是看躺椅,或是看起來比較溫暖的角落。」

薄薄一張遮陽墊,鋪上毛毯放上枕頭,打烊後的家具行門口,就是66歲的潘木貴大哥,今晚的「家」。曾經當過染布廠工人,十多年前離開職場,潘大哥的退休生活,並不如意,甚至連洗澡都是難題。記者陳沿佐VS.無家者潘木貴說:「(大哥你說你平常在這裡洗澡喔)對我都是要半夜才可以洗,因為平常都有人在那邊走來走去。」

這處有水有電的騎樓,宛如無家者們的「高級住宅區」,類似的空間並不常見,激烈的街頭生存戰天天上演。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廖宗琳說:「比如說老鳥,他可能在這個位子睡很久,可是突然來一個新的很菜,不知道這邊的生態跟環境時,他們其實會被老鳥,或其他原本睡在那邊地區的人,驅離甚至霸凌。」

跟隨社工繼續前進,45歲的邱大哥,正蜷曲在街角難以入眠。一個背包、一件夾克、一台二手腳踏車,是邱大哥僅有的家當,過去他曾經多次嘗試找個穩定住 處 ,卻處處碰壁。無家者邱大哥說:「睡這邊是逼不得已,因為沒有工作,政府要幫助我們怎麼找房子,不是說要補助,條件又這麼嚴格。」

頂著寒風日曬雨淋,以地為床以報紙擋風,這樣的漂泊人生,您能忍受嗎?社福團體曾發起,舉辦超過十年的「流浪生活體驗營」,參與者必須交出身上財物,自行找工作賺取收入,還得想辦法在街頭度過一夜,除了實際體驗無家者們的生存之道,更希望喚起民眾同理心。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祕書長李盈姿說:「很多人對無家者的偏見,就是只看到他很不堪的那面。但是他其實有一些,平常認真在生活,或是認真在為自己找工作,大家是沒看到的。我覺得居住這件事情,其實不是只有無家者,是攸關到每個人,居住應該是基本人權,不應該是商品,它是一個滿足人基本生存的權益。」

近年無家者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年齡不到四十歲的小潘,正是真實案例。他曾經以台北車站為家,十多年來,總是社會的邊緣人。

前無家者小潘說:「剛當完兵沒多久,差不多25歲開始當無家者,後來來到芒草心這邊,有在社工幫忙之下有去找房子。像有些人知,是社工帶我們看房子就會拒絕,你可能是無家者還是有問題,就說不租你。像我們之前有一間原本談好,連押金都給他了,後面他不知道什麼問題,突然就說押金退你我不想租了。」

2022年底,公益團體成立全台首座,提供無家者及居住弱勢者,優先入住的友善宿舍,小潘也在現場忙進忙出,替夥伴們打造溫暖的家。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周澄巽說:「就我們所見,這邊兩間本身是有對外窗,那這兩間是沒有對外窗的。我們希望,在他們有能力能夠出來租屋的時候,能夠享受到一個比較好的,有隱私的環境。」

這處位於萬華的舊公寓,屋齡超過三十年,曾經閒置多年屋況老舊不堪。2022年7月,由芒草心協會承租接手,重新裝潢改造,為無家者們找到回家的路。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周澄巽說:「無家者在外面去租屋,真的是難上加難,因為剛剛說到了,要看房東的態度。以前我們曾經有收容所服務過的對象,可能是男性,可能是女性,他們在外面租屋後,我們發現有非常多人,以前在收容所時期未處理完的議題。比如身體很虛弱,他雖然很努力地找工作,但是在外面租屋時,可能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後沒有了工作就無法租屋,所以他又回到了街上,像這樣子流浪循環的情況,其實非常地多。」

合約一年一簽,房租5000到5500元不等,房東更開放申請租金補貼,換算下來,一個月租金只須500元,來到這裡,無家者不只能夠省錢,還能想辦法存錢。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周澄巽說:「我們希望友善宿舍,會不會是一種可能性,成為我們在掉入街頭前的最後一道防線,那也是開啟預防的第一關,讓他們不要再掉進街頭,這中間就有一道牆可以把他們擋住。」

但由民間集資打造的友善宿舍,出租量能有限,解決無家者求住無門的困境,還需公部門資源伸出援手。座落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圓通居」,前身是成立超過半世紀的「遊民收容中心」,更是北部唯一公辦公營的無家者收容單位。

台北市圓通居主任潘育奇說:「接下來看我們家,住民住宿的環境空間。我們這邊的住民,每一個人都有固定自己的床位,以及可以自己獨立使用的櫃子,我們是屬於上下鋪式的,會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品,包括棉被、枕頭、寢具、換洗衣服,洗髮精、沐浴乳全部都會提供。」

圓通居不只包吃包住,更設有生活輔導員24小時輪班,還安排醫 生 定期看診。近五年安置量能,從195人次到358人次不等,照護看似面面俱到,但為何總有無家者,流落街頭求住無門?

台北市圓通居主任潘育奇說:「目前就是我們外出時間,基本上是早上九點可以自由外出,晚上九點半就一定要回來,假設你有工作就不在此限,很多人就覺得,沒辦法遵守這樣子的規範。另外我們比較受到無家者排斥是,這邊安置期間禁止喝酒,很多無家者有些喝酒的習慣,會覺得沒辦法遵守規定。」

種種生活規範,讓許多無家者們不願踏進圓通居的大門,但在入住短暫安居後,他們在這裡找到重新出發的動力,日後脫離流浪生活的比例將近三成。台北市圓通居主任潘育奇說:「我覺得無家者,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我們必須要關注,那些比較弱勢需要幫助,或是他想要改變的這群人。」

以街頭為家,獨自吞忍旁人難以參透的人生百味,照顧社會最底層的無家者,是國家及社福網絡,必須積極面對的挑戰,多點同理與友善,也讓台灣多點溫暖多點關懷。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