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夫人」怎麼來的?不懂西方歷史傳統鬧的笑話

像筆者這樣19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世代,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娛樂都沐浴在英治時期港片的洗禮中。在那時的港產警匪片中香港警察向長官敬禮時都會標準動作的說「Yes Sir」,成為一個特定電影的註冊商標。但問題來了,如果眼前的長官是女性不是先生的話,這個敬禮動作的英文要怎麼說呢?要說「Yes madame」。

Madame本身帶有對掌握權力特別傑出女性尊稱用法,且西方文化婚後婦女習慣冠夫姓。於是「OO夫人」這樣對西方重要的,各界領袖級人物的中譯,就在國門大開以後的近代中文媒體上大行其道了。

居禮夫人 居禮夫婦合影。(取自wikipedia/No restrictions)
居禮夫人 居禮夫婦合影。(取自wikipedia/No restrictions)

居禮夫人 居禮夫婦合影。(取自wikipedia/No restrictions)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20世紀初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或居禮夫人,又往往以後者更為風行,是因為她女兒寫了一本名為Madame Curie的傳記。書成之後譯本在各國大為暢銷,同樣也被翻譯成東亞各種文字,也就理所當然被中文媒體翻成居禮夫人,沿襲至今。

在近代的各國政治界人物當中,正因為Madame帶有對大權在握女性長官指涉的含意,「OO夫人」的說法在20世紀開始風行。在中文就沒有這樣的書寫傳統,所以20世紀的傑出華人女性物理學家,在媒體上會直呼其名「吳健雄」,不會稱她為袁夫人。把「OO夫人」這樣的稱呼指控為有將女人視為老公附屬品的想法,純屬重大誤會。

各國像這樣的優異女性領袖在政治的形像上,又往往會與有意志堅定的鐵娘子的稱號掛靠在一起。二戰後全世界許多殖民地獨立建國,因此國家級政治領袖的名額也跟著變多了,女性領袖的地位隨之也水漲船高。

現在能想到的有,裴隆夫人-即歌舞劇阿依達(Evita)與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的女主角,阿根廷強人裴隆的第二任夫人,伊娃·裴隆(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在冷戰後期統治印度,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普里雅達希尼·甘地(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只是剛好老公也姓甘地,與聖雄甘地沒有任何親屬關係的甘地夫人。在台灣大家都很熟悉的,英國前首相,發動福克蘭群島戰爭的柴契爾夫人。

跟台灣孤絕情況極類似的,以色列也真的有位自身參加過獨立建國運動,人稱「梅爾夫人」的高爾達.梅爾(Golda Meir),堪稱為國母。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幾個小時內,周邊的五個阿拉伯國家隨即大舉來犯,要將以色列消滅於搖籃中,以色列的建國戰爭當即爆發。高爾達.梅爾隨即周遊列國,為新生而正在為自己的生存奮戰的以色列籌募現金、軍火與各種戰爭資源。不同於戴陽與本古里昂等男性政治領袖,大都是軍人出身,高爾達.梅爾的勝場在政治與外交領域,這對小國寡民的以色列也尤其重要。

以色列第一位女性國家領袖梅爾夫人(左 )與美國總統尼克森(中)和國務卿季辛吉(右)。(維基百科)
以色列第一位女性國家領袖梅爾夫人(左 )與美國總統尼克森(中)和國務卿季辛吉(右)。(維基百科)

以色列第一位女性國家領袖梅爾夫人(左 )與美國總統尼克森(中)和國務卿季辛吉(右)。(維基百科)

在以色列建國初年的局勢初定以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心中,戰火紛飛中堅持抵抗的以色列象徵,梅爾夫人也當上以色列第四任總理,也是以色列第一位女性國家領袖。梅爾夫人當上總理後,長期與各種外敵對抗下的以色列,內外局勢仍舊板蕩。任內發生過1972年慕尼黑奧運恐攻慘案,與1973年贖罪日戰爭。前者重創以色列的民心士氣,後者初期一面倒的戰局,更使以色列差點亡國。全賴梅爾夫人鎮靜以對,籌畫反擊,終使國家轉危為安。

假如看到夫人兩字就望文生義,覺得應該大都是些養尊處優衣彩翩翩的貴婦,這樣想梅爾夫人就大錯特錯了。梅爾夫人在現有影像資料上看來,衣著外型都像是個在台灣市場賣菜的歐巴桑。完全吻合於她所領導的人民與國家,那個還在戰火紛飛中苦苦撐持以求生存的以色列。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攝於1993年6月9日(AP)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攝於1993年6月9日(AP)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攝於1993年6月9日(AP)

以上這幾位夫人的共同特性,就是他們的能力與名聲都大於他們的先生。從沒有人聽說過梅爾先生、柴契爾先生與那位甘地先生(不是聖雄甘地),此生有何重大功業。裴隆將軍執政期間的民氣,有一大半是這位裴隆夫人(不是他的元配),所拉來的。所以2016年與川普選過總統的那位女士,媒體都不叫他柯林頓夫人,稱她希拉蕊就是這個原因。柯林頓前總統本人具有特定的歷史地位,柯林頓夫人這樣的稱呼會搞混。

許多進步人士現在惟性別論到了無限上綱的程度,看到黑影就開槍,卻沒有注意到夫人(madame),按照西方傳統是對傑出女性的稱呼。在教科書上存在這樣稱呼的另一種涵義,是讓中小學生在答卷時可以少寫幾個字甚至筆畫,也另有其良善的用意。

台灣的女性傑出領袖不需要這樣冠夫姓,因此從來沒有這個問題。在課本上居禮夫人該怎麼稱呼,隨著教育部表示,會持續用國家教育研究院現行公告的翻譯名詞「居禮夫人」,「居禮夫人一直都是居禮夫人」,未來審定教科書仍會依此辦理,這番平地生波可望平息。但真正更值得深思的或許是,同樣在風雨飄搖中強權窺伺下立國,我們怎麼就出不了像梅爾夫人這樣,文武雙全安邦定國,與民同甘苦的偉大女性政治領袖呀?(推薦閱讀: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到底要如何稱呼?教育部:還是用「居禮夫人」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博士生 ,律師考試及格

相關報導
獨家》「居禮夫人還是居禮夫人」?府院憤怒、黨內罵翻!正名爭議教育部再轉向
新課綱爭議》鍾沛君槓上林穎孟 教部:居禮夫人還是居禮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