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奎》目送老兵父親當清潔工騎鐵馬上工的背影

王鳳奎》目送老兵父親當清潔工騎鐵馬上工的背影
王鳳奎》目送老兵父親當清潔工騎鐵馬上工的背影

我們這代小學都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很多人也讀過龍應台的「目送」,對大多數小孩而言,目送父親上工的背影,應該是一件溫馨感人的事。但是對我們家四個小孩而言,卻是每天上演「貓捉老鼠」的戲碼!

「一日之計在於晨」,對讀過私塾的父親來說,這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也是以前在經歷戰亂的苦命人家生存必須的作息時間。但是對成長中的小孩來說,天還沒亮就被叫起來讀書,卻是一項很掙扎的身心磨練。

民國59年,父親在台南安順當鹽警的待遇,實在養活不了四個「芋仔蕃薯」;再者,我也已到上小學年齡,重視教育的父親認為窮鄉僻壤不利孩子的教育,所以決定搬回台北市。

具有榮民身分的父親,接受了退輔會的輔導去清掃馬路,從此職業從警察變成了清道夫,為此還買了一台「鐵馬」,每天清晨四點多就得起床,五點前騎著鐵馬出門上工。等到我們四個孩子都上小學後,父親上工之前一定會叫醒我們起來讀書,讓我們得天天目送父親騎鐵馬上工的背影。

這種目送父親背影的場景,並非朱自清所描述的那麼溫馨感人,對我的成長經驗卻是異常地刻苦銘心。

每天大約5點時,不論天氣如何,即使是寒風透澈心骨的冬天,父親在上工之前都會把我們四個小孩叫醒,這驚魂似的叫聲成為我們定時鬧鐘。通常我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社區唯一的公共廁所去小便。上完廁所後,就站在街上目送父親奮力地騎著腳踏車上工的背影,一直看到父親的背影消逝在街頭的轉角,我們四個孩子才一窩蜂的跑回床上睡覺。而父親有時也會因為有事或是故意轉回頭,回家抽查我們是否真的起來讀書,所以我們躺在床上剛開始也是心神不寧,警覺性要很高,聽到任何風吹草動,又要一股腦兒地爬起來,開燈佯裝在讀書,若是被父親捉到我們跑回去睡覺,當然就少不了一頓打罵。

我們四個孩子就像不得安睡的小老鼠,經常要與父親「躲貓貓」,如此過了好一陣子,我們孩子經常爭吵誰要在樓下當看門的鈴鐺,只要發現父親回來,就趕緊把燈打開,再叫醒其他三個孩子。後來母親於心不忍,犧牲自己的睡眠,在樓下幫我們看著父親是否有回來突擊檢查。

成年後,曾經問父親是否知道母親幫孩子「守衛」的事,他說他並不知道,而且他至今還是認為小孩應該要早睡早起精神好,清晨讀書的效果最好。

分享的背影照,是我在網路找到的一張照片,經過我大大地PS而成的,照片的騎車者雖不是真實的父親,卻是我當時每天目送父親上工最真實的背影,只是當時父親的身軀更低沉,腳踩得更吃力,因為在鐵馬的後座總會載著沈重的清掃工具,有些時候還要拉著垃圾推車。

父親是在47歲時開始幫台北市清掃馬路,時值人生的頂峰期,卻選擇最辛苦最卑微的清道夫工作,直到70歲退休。那時我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讀博士班。

我經常告訴孩子,爸爸這個美國留學的大學教授,是阿公掃馬路掃出來的。職業不分貴賤,無論日後如何,都要敬重別人的任何工作,特別是社會大眾認為最卑微的工作,這些工作的背後,可能有著最偉大的故事!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