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推廣孩童吃昆蟲

新聞提要■在盛產起司與巧克力的瑞士,如今鼓勵學生們在學校裡享受吃昆蟲的樂趣。昆蟲除了能提供蛋白質的營養,而且培育產生的溫室氣體也比畜牧業少許多。

精句選粹■In this land of cheese and chocolate, children are being schooled in the more subtle pleasures of eating mealworms, locusts and crickets.

在近日的一個早晨,位在蘇黎士郊區的中學,學生們聚集在擺滿各式各樣零食的桌子,他們迅速地拿起來品嚐一番,這些食物相當特別,分別是辣味黃粉蟲、沾滿紅椒粉的蟋蟀以及由蟋蟀粉與麵粉製作而成的餅乾。

13歲的安娜表示:「這吃起來不像在吃蟲。」

她拿起一隻蟋蟀說:「吃起來的味道主要就是上面的調味料。」接著她將辣椒口味的黃粉蟲放進嘴巴。

在遊說團體的努力下,瑞士在2017年成為歐洲第一個可銷售「人類食用的昆蟲製品」的國家,不過如今企業必須克服人們所謂的「厭惡情緒」,許多西方人士認為昆蟲象徵腐爛與疫病,不應該被擺在餐盤上。

中學辦試吃大會

為了改變人們的想法,致力開發昆蟲食品業者協會Swiss Insects員工奧利維爾於是想到一招妙計,在中學裡進行品嚐活動。過去4年,他一直在瑞士的學校裡帶給學生們一些昆蟲的試吃品,致力推廣吃蟲的好處。

奧利維爾說:「學生們很年輕,對新奇的食物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他們會接受昆蟲作為食物。」

在近代的西方社會,政府機關原本認定昆蟲會對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直到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認同應該讓昆蟲成為飲食的一部分。

昆蟲與肉類一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且飼養昆蟲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遠比飼養牛、豬的氣體的排放量還少很多。科學家也表示,只要是在經過控管的環境下培育昆蟲,基本上食用是安全無虞的。

相較於西方社會對蟲蟲敬謝不敏,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則有吃昆蟲的文化,例如泰國的草蜢料理、柬埔寨的烤大屁股螞蟻(big-bottomed ants)等。奧利維爾在向學生講解時,其中就有幾位過去曾赴海外拜訪親友,所以相當習慣此類食物。

研磨成粉作原料

歐盟在2021年也跟進瑞士的腳步,開放4種昆蟲可供人類食用,分別是黃粉蟲、飛蝗、蟋蟀和小粉蟲(lesser mealworm)。

歐盟今年1月進一步核准昆蟲家蟋蟀和小粉蟲可以透過研磨成粉的形式作為食品原料。

不過,企業到目前為止,仍然很難將昆蟲食品打入大眾市場,主要原因仍是一般民眾無法克服心理障礙。法國業者Jimini’s銷售奶油焦糖黃粉蟲、黃咖哩口味蚱蜢等商品,創辦人Bastien Rabastens坦言,「我們的挑戰不在於說服人們嘗試吃昆蟲,真正的挑戰在於人們可能只吃這麼一次,認為體驗吃昆蟲就像在體驗高空彈跳一樣。」

目前在瑞士超市架上的昆蟲零食,意味有些在學校試吃過的小孩願意再度嘗試。13歲的索丁尼最近買了一些昆蟲零食,她說:「雖然想到是昆蟲有點噁心,但其實很好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