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攜手工研院開發新技術 廢鋰電池可提純更多貴金屬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說明將廢二次鋰電池的黑粉,提純成為價值較高,且純度較高的硫酸鈷、氧化鈷,可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化工原料(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說明將廢二次鋰電池的黑粉,提純成為價值較高,且純度較高的硫酸鈷、氧化鈷,可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化工原料(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攜手工研院,耗時三年開發廢二次鋰電池分選及純化技術,將電池中的高價金屬鈷、鎳等原料提取再利用,可提高原料價值,也能減少污染。

手機、電動車等可重複充電使用的電池稱為二次鋰電池,鋰電池中含鈷(Co)、鋰(Li)、鎳(Ni)、錳(Mn)、銅(Cu)等有價金屬,隨著電動車等需求大,鋰電池市場也蓬勃發展,對原料的需求也大,臺灣鋰電池製造業所需的原料,目前都仰賴進口,環保署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提純金屬的新技術。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表示,國內技術將電池破碎處理後,因為無法將昂貴金屬如鈷、鎳等分離,因此含有價金屬的正負極混合粉大部分輸出國外,剩下「黑粉」僅能作為煉鋼輔料,每公斤只有80元的價值,經過與工研院的合作,目前已經可以透過破碎分選、化學藥劑分離純化的程序,將電池內含有的鈷、鎳等原料分離出來,其中的氧化鈷目前行情每公斤800元,是原來10倍,這項技術的研發不僅可讓產品高值化,還可把高價金屬留在國內,更可減少空污。

環保署預估,2025年臺灣二次鋰電池廢棄量年約1千100公噸,目前我國6家處理廠處理量能每年約2千200公噸,屆時足以處理排出之二次鋰電池,未來也會將技術橋接給業者,形成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