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鐵案看民進黨執政的內部決策問題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鐵案引發嚴重傷亡,相關人事、制度及政策問題逐漸浮現。媒體報導,行政院沒核定普悠瑪事故後的總體檢報告;交通部長林佳龍建議的改革推動小組被「已讀不回」。台鐵局長懸缺三個月未補實,原因跟蘇貞昌院長掌握人事權有關;但行政院發言人指人選問題是交通部的考量。短期之間,前述問題恐難以清楚釐清,但外界已開始關注民進黨內部的派系問題。筆者認為,這次台鐵案,透露出民進黨邁向長期執政過程中的內部決策問題,必須認真面對。

執政前四年,民進黨透過轉型正義及追查黨產等動作,在野的國民黨已正式邁入衰弱的局面。當然,國民黨領導也有問題,因為立法院黨團成員還有這樣多,為何不能透過策略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法案,或者進行激烈抗爭?讓人無法理解。在台灣已沒有強力反對黨的情況下,近兩年常有摯友詢問筆者,民進黨是否將邁向長期執政,這長期執政有多久?筆者對此問題不敢斷言,但已隱約體會到,很多觀察者及工商界人士對民進黨長期執政已有心理準備。

這次台鐵重大死傷,事隔多天,民進黨政府的整體善後處理明顯有問題,前述報告核定、小組人事及局長懸缺等問題陸續浮現,反映出背後行政院跟交通部有互動及決策難題。

很多觀察者從派系看,當然最方便,因為民進黨有長期的派系問題。筆者建議,除了派系角度,從長期執政的人事、制度及決策角度看,可能才是釜底抽薪的解決之道。不過,筆者非交通專業;交通部更是管轄陸、海、空業務的大部會,筆者無能力提出細部的改革建議。筆者研究民進黨體制較久,想提出的建議是,當邁向長期執政是該黨後續的發展格局時,應該採納的決策模式為何?如何藉此模式,避免改革僵局的出現,如同這次台鐵案。

作為長期派系聯盟的政黨,民進黨應該參考日本自民黨的決策模式,就黨務、及政務進行派系間的協調,進行黨中央與行政院的協調,進行行政院各部會間的協調,並落實在後續的制度安排中。之前民進黨有內部規定,禁止派系經營行政機關,這固然有禁止派系染指龐大行政資源的用意,並讓行政機關保持決策的獨立性。但邁向長期執政,這制度可能得適度調整。黨的政策會除了與立法院黨團及委員會對接,也該嘗試與行政機關的各部會對接,特別是重要的關鍵部會。甚至往後黨中常會納入行政院部會首長,也是值得考慮的方向。派系、黨中央、行政院、行政院各部會間的多線協調,是民進黨後續必走的黨政路線,也是避免執政僵局的解方。

【作者 鄭明德/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