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忍則忍當攻則攻 最後贏家

1990年,當時總統仍由國民大會選出,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李登輝、李元簇一起向資深國大代表拉票。(本報資料照片)
1990年,當時總統仍由國民大會選出,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李登輝、李元簇一起向資深國大代表拉票。(本報資料照片)

從兩手空空到大權在握,李登輝是如何攀上權力的高峰?

民國81年,總統民選案分裂為直選和委任直選兩派,國民黨內原併案審查,但委任派卻突然躍為主流。3月9日,100多位中央委員餓肚子排隊發言,為的就是馬拉松接力批評李登輝,因為李登輝主張總統直選,黨內反對派認為將失去全中國的法統代表性,削弱國民黨主控力,眼見排山倒海阻力之大,李登輝當下妥協,延到兩年後的國民大會再議。

但反觀84年8月,曾說只作一任的李登輝卻食言,宣布再選第9任總統。他解釋,「本來我也覺得差不多可以退休了,但我現在的感受很強,責任非常重大,決定再努力一段時間,反正也只有4年。」

這兩個場景,都是李登輝,也道盡李登輝的人格特質:爭不贏的時候,拉長戰線,強韌隱忍;吃得到的時候,一旦咬緊絕不鬆口。情同父子的核心幕僚蘇志誠就曾形容,「當時為了求安定,李敢把權力交給郝柏村,就是看你吃不吃得下,有辦法你就吃!」道盡李登輝的謀略和彈性,既能卑躬屈膝,也能險中求勝。

在政治權力的遊戲中,人人都愛位子頭銜,握有人事權,自然眾官俯首聽命。李登輝不但捨得給位子,還擅創造新職銜,要逼退郝柏村離開行政院,先在黨內設政策指導小組,讓郝當召集人;為了安撫非主流的林郝,李先增設副主席,卻讓林郝連3人一起升,順便拉拔了連戰。

掌握民意和情報、擅長封官加爵、善用內部矛盾、耍狠不認輸、懂得借力使力等過人特質,終於襄助李登輝脫胎換骨,從當年那個在蔣經國面前「板凳只坐三分之一」的憨厚書生,披荊斬棘12年,攀上權力的高峰,在驚濤駭浪中完成了這場由舊威權邁向新民主的「寧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