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的台灣,內外政經情勢得顧好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趙君朔

全世界已歷經一年四個月左右的疫情肆虐,已可以開始進行這場浩劫對於人類生活影響的初步評估。然而很詭異的是,就在疫苗於先進國家廣泛施打、生活漸漸恢復正常的當下,對於疫情的控制可以說是滴水不漏的台灣卻因為華航機師大意不守規矩而引發了最麻煩的社區感染,造成確診數量從5月15日起連續三天都跳升到100例以上。

這也讓之前都是冷眼旁觀其他國家人民承受封城、親人離逝苦難的台灣人民一下子變成不是局外人,要設法在參考他國痛苦經驗下盡快突圍,壓平感染數曲線。台灣能順利做到、再創奇蹟嗎?若台灣真能做到,接下來又要面對什麼來自後疫情世界的挑戰就是本文要探討的兩大主題。

疫情在大部分國家一旦進入社區或是群聚感染,這個病毒的特性就會造成確診人數呈指數性上升。美國和西歐國家的許多民眾在第一波疫情爆開後還是不願意犧牲個人自由戴上口罩或是取消多人集會就讓疫情雪上加霜。為了防止疫情徹底失控這些歐美國家只好實行嚴厲的封城,但除了中共這種罔顧人權的流氓國家能徹底的將民眾關在家裡而有效的控制疫情外,在其他國家其實非常難以完全防堵群聚,在法國就屢次發生封城期間有年輕人偷偷辦電音舞會甚至在一場違反限聚令的豪華秘密聚餐中,還曾有政府官員也參加的傳言。在美國更是在封城初期,就發生民眾聚集抗議的鬧劇。

即使經過一段時期的嚴厲封城後疫情趨緩,只要人群重新開始大量聚集,某些封城末期染疫但無症狀的人就變成重新散播病毒的大戶。印度總理莫迪在一月的時候還很驕傲地宣布印度已經取得了抗疫的成功,但在四月宗教盛會大壺節和西孟加拉邦地方選舉執政黨為了勝選拚命舉辦大型造勢遊行後疫情迅速失控,變成現在世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就是慘痛的例子。

台灣得留心四個負面因素

相形之下,台灣人經過SARS的洗禮,對於戴口罩和自發性限制活動範圍的接受度高很多,是現在危機爆發後阻斷傳播鏈、快速弭平疫情的有利因素。但另一方面,有四個負面因素讓人暫時還無法太樂觀。第一是本次社區感染是發生在萬華的茶藝館,這是典型出入人士多且雜,肢體接觸頻繁,而且因為怕被汙名化,有些和確診者同期間出入該區域的人不願意出來篩檢或是即使願意也對疫調的問題回答有所保留,讓傳播鍊無法徹查,加大疫情散播的風險。

第二個是台灣的醫療體系因為健保的預算有限,為了維持營利大部分醫院都是處在接近滿載的狀況下運轉,現在忽然要空出資源處理雙北湧入的確診病患與等待篩檢的潛在感染者會是個挑戰。很不幸亞東醫院已經傳出有七名院內病患遭到感染的新聞。因此如何不讓處理疫情的醫院本身因為資源緊繃反過來爆發院內感染,引爆另一波疫情,也是一向受人讚譽的台灣醫療體系的一大考驗。

第三個因素則是台灣獨有的:要面對引用對岸防疫「成果」去刻意營造政府無能輿論的資訊戰。雖然還無法確認這樣的資訊戰究竟是否有中共的宣傳部門在背後操控,但自從上周五有壞消息傳出後,不斷有親中的政治人物、台商開始在網路上傳遞對岸防疫有多嚴密,台灣是如何輕忽的洗腦文。還大力鼓吹其實根本沒必要馬上執行的封城、普篩、建方艙醫院、效果存疑的健康碼與盡速接受中共製的疫苗。

甚至開始質疑政府之前是存心隱瞞疫情,現在是瞞不住了才被迫公開,目的是要徹底打擊政府施政的合法性。如果是疫情嚴重失控出現這樣的言論也罷,但台灣之前贏得舉世讚譽、讓所有人生活保持正常的防疫成果也要遭受這種無腦的抹黑就可看出台灣現在面臨的挑戰絕對不只在醫療公衛面而已,如何防止民間的抗疫士氣不被干擾也是重要課題。

最後一個則是因為台灣當下擁有的疫苗數不夠充足,已經施打疫苗的人數也還太少。雖說之前是因為確診數太少而造成政府不急於迅速訂購大量疫苗、民眾也感受不到接受注射的迫切性。但如今忽然出現破口,網路上的疫苗注射預約馬上爆滿變成無法再接受新的預約,這讓台灣早點達到集體免疫的目標遙遙無期。

別躁進,穩步求解封

所以總體來看,目前網路上很多使用者表達希望能在兩周內解除三級防疫的願望恐怕難以達成。比較合理的預測是台灣人大部分自發性的配合防疫、不受資訊戰擾亂心情、醫療體系經過調整逐步能有效處理確診病患和後續更多等待篩檢的疑似病患、新訂購的疫苗能提早在六月份到達並且快速施打後,每日確診數避開指數型爆增的慘劇,並且在一到兩周後從高原期逐步下降到接近個位數,同時對經濟活動與社會生活的影響也僅限於一個月左右便恢復到爆發前的正常狀態。

只是從此要學習和少量的每日新確診數共存並維持一定的警覺心避免如印度般的第二波大爆發。

如果真能照上述的劇本走,對台灣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福氣,因為到5月中傳出壞消息前,台灣因為是世界上少數幾乎不受疫情任何影響的主要經濟體,因此維持了相當亮眼的經濟成長,還反過來吸引不少從矽谷回來避疫甚至定居的華裔科技菁英。還有一些外國商務人士短期內也都選擇留在台灣發展職涯。只要大幅調整生活作息與醫療體系應對的時間在一個月左右就結束,並在6、7、8月全力施打進口與之後能問世的國產疫苗,那麼接下來更大的挑戰便是為疫情後的新世界局勢開始做準備。

全球化受重擊

這場疫情讓原本已經出現停滯的全球化又受了重重一擊。事實上,在2019年1月出刊的《經濟學人》雜誌就曾有長文探討全球化步調的放緩。從貿易與服務占全球GDP比例、跨國公司收益占全球GDP比例、對外投資數量占全球GDP比例、人均收入和美國人均收入拉近的國家數目、標普500公司國外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等指標來看都是下滑的。

這去全球化的起因是美國2008年的次貸風暴,在一些指標下滑的趨勢才開始減緩不久,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和國內稅法改革讓資金回流又延續了這個現象。

在全世界還在消化、應對川普新政帶來的衝擊時,疫情的急速擴散讓全球化必備的人員頻繁交流戛然而止,連很多製造業的供應鏈都差點斷掉。而醫療用品和其他有國安疑慮的產品到這時很多國家才發現過度依靠中共或是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

按照目前先進國家施打疫苗的速度相當快的情況來看,首先只要民眾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很多消費性的需求會復甦,也包括餐飲、娛樂之外的製造業商品,這對台灣的出口商來說會是一個利多,也能延續經濟高速成長的力道。

另一方面,經過疫情的洗禮,特別是在服務業占GPD比例大的先進國家,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傳統的所有人集中於辦公室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固守,反而可以運用各種線上的服務來維持工作上的聯繫。只要人有更多的時間待在家裡,一定會衍生更多對各類線上服務的需求。

台灣傳統上一直是強於製造業,這一波的晶片荒更讓全世界意識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但反過來說先進國家也想逐漸擺脫對台灣這種過度的依賴,因此台灣的政府和產業應該在後疫情時代正式開啟前需要好好思考如何讓台灣經濟轉型,結合目前意外滯留台灣的矽谷創投台籍菁英還有新一代的擁有大數據專長的台灣年輕世代去增強數位經濟這種服務業上的軟實力。

另外一個隱憂是這場疫情惡化了兩個層面上的不平等,一個是先進國家內的富人和一般中下階級民眾的貧富差距。一個是先進國家和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但還沒有足夠疫苗可打的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前者已經造成對中共態度最強硬的川普意外連任失利。目前態度對中共越見強硬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各項民調中也無法拉開和極右派國民聯盟領導人勒龐女士的差距,加上左派這次有可能不願意在第二輪的決選中無條件的投票給馬克宏,他會不會成為終於推動成功改革法國僵化的勞動體系卻依然無法連任的第三位現任總統值得關注。馬克宏除了在國內改革有成,也是極力想促進歐盟進一步整合的推手,他如果不幸因為疫情影響落選,對於法國、歐盟和整個世界的未來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再來一個對台灣會有重大影響的是日本的政情,如果菅義偉首相因為被迫取消已經延期一年的奧運,加上疫情持續惡化而意外丟掉政權,那麼日本當前的強硬抗中外交政策可能會失去動力,這對台灣的安全會是一大利空。最後中共的經濟表面上是出現了復甦,但其實僅限於出口和政府強力拉抬的基建部門,民間和中下階層其實還深受衝擊,為了轉移民間對生活水準下滑的風險與面對各國包夾,習近平有不小的機會可能鋌而走險在東亞挑釁、生事來鞏固自己想執政終身的權力。

總之當前台灣在短期、中期都面臨著多重不可測的風險,除了靠一般民眾頗高的道德水準團結抗疫外,政府也該好好思索未來疫情如能迅速趨緩,針對萬一國際政經情勢開始出現對台灣不利的各種跡象時,如何運用台灣現有的獨特優勢有效應對,因為接下來的變化會是又急又猛。

作者有個雲霄飛車式的人生,曾很輕鬆的進了不太好進的美國學校博士班,以為自己會是華文社會科學界的明日之星,又因為一個烏龍,更「輕鬆」的被踢出來,開始闖盪亞洲江湖,到處求人下單,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32歲以前到底活了什麼?」

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台灣仍安全,防疫該審慎但勿恐慌

要計畫也要變化──談疫情控制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