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商機 陳士駿看好台灣

玉山科技協會舉辦「如何在全球領域中成功」講座。圖為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右),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中)和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左)。(許昌平攝)
玉山科技協會舉辦「如何在全球領域中成功」講座。圖為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右),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中)和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左)。(許昌平攝)

台灣鼓勵新創,哪裡才是最好的出發點?引起兩代科技人論戰。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指出,要創業最好從美國開始,因為美國有大市場;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認為「很難啦!」有些產業還是要用內需帶動外銷方式培養。

沒Google YouTube難存活

施振榮和陳士駿在由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如何在全球領域中成功」講座中對談。

陳士駿指出,YouTube創立於2005年,2006年就以16.5億美元賣給Google,他們當時想出售YouTube主要是因為法律上的原因,美國EMI和新力等音樂集團的音樂被用於影片,造成了法律問題,需要Google去幫助他們解決,當時他們也和Yahoo接觸。有人認為YouTube賣得太便宜了,但是時空環境有所不同,沒有Google,他不認為YouTube可以存活到今天。

陳士駿指出,如果要成立新公司,最好是在美國,如果你在台灣等產品慢慢作起來,其他競爭對手也可能跟上了。另外,人的思考模式也有影響。

他在台灣新創了一家公司,在台灣的公司,和其他台裔美國人在矽谷創立的公司最大的不同,是當他們想要開發一個新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到底是要瞄準在台灣的2300萬人還是美國3億人市場。

但是陳士駿認為,現在有個改變的契機,因為新冠疫情爆發,這段時間,讓很多原本居住在美國的人回來,或許這個時間點,可以連結他們作出更多的貢獻。

施振榮指出,台灣在國際上要作品牌太難,硬體是全球統一規格,比較容易切入,當初宏碁打全球市場是用鄉村包圍城市的作法,先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外國大公司看不上的小市場打起,目前宏碁3分之2的員工是在海外,海外員工幾乎沒有華人,台灣最缺的是國際化的人才,因為沒有這個舞台。

台灣要創國際品牌不易

施振榮表示,在國外只會有三流的人才會到台灣公司,用三流人才怎麼作戰?在美國華人作技術的有領先人物,但要面對消費市場(B2C),卻找不到一個高層代表人物,甚至比不上印度人。台灣要全球化還是要「巧取」,有些產業可用內需帶動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