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疫情衝擊下... 青年逆勢創業不畏挑戰

台北市 / 萬紹安 梁宏志 彭冠霖 報導

新冠病毒肆虐,重創產業之際,有一群年輕人卻選在這個時間創業,由一群大學生組成的藝術工作室,因為疫情影響,雖然收入銳減,但還是沒有阻擋他們創業的決心,還有工程師轉行投入餐飲業,雖然預計展店計畫被打亂,依舊保持樂觀不畏挑戰。

光間合作社將客人手機裡的照片列印出來,接著不到5分鐘,一張「光影照片」就完成,不只能隨著光線做出投影效果,更增加紀念價值, 工作室創辦人Kelvin說:「請另外一個人就是額外的花費,那我們現在也只有假日才會經營。」今年大三的Kelvin和同學一起創立這家工作室,專門跑文創市集擺攤、接案子,合作4個月最好的成績,週末2天可以賺約5萬元,最差也有8千到1萬,但創業時期碰上疫情,收入也直線下跌,通通歸0,不過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先度過這一波低迷。

不到30歲的Joe原本是工程師,毅然決然投身無麩質烘焙,卻遇上疫情攪局,原本預計今年9月要開一間「無麩質」烘焙坊,開店計畫往後延, 青創烘焙坊業者王啟忠說:「我們原本是今年9月要開一個實體店鋪出來,但是這疫情真的是很...,不知道他來的這麼突然。」轉做網路行銷,得盡量降低成本,因為他光是人力、工廠支出就佔總成本的50%,相當吃緊,不過也有人選擇在這時間點,開設新店。

餐廳業者許瑞軒說:「餐飲確實是非常的困難,尤其是在百貨餐飲這一塊,目前我的預估是在今年年底之前,我達到業績持平的狀態。」看準京站這邊5鐵共構,百貨業逐漸復甦,讓餐廳有更多曝光機會,新店開幕就遇上三級警戒,海外留學回來的Tony認為疫情只是短期影響,目前先著眼於外送和網路市場,但進餐廳用餐還是主流,對未來發展有信心,預計2~3年可以轉虧為盈,根據經濟部統計數據,5月餐飲業營業額502億元,年減19.1%,其中「餐館業」更是年減18.6%,台灣疫情稍稍趨緩,各行各業重新洗牌,青年看好時機進場,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