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前不妨先諮詢醫師做足準備 快樂登山平安歸來

林倩如醫師(左)建議登山者,出發前可先至家庭醫學科旅遊醫學門診,與醫師進行旅遊諮詢評估,並由醫師評估潛在的慢性疾病是否適合爬高山。(記者彭新茹攝)
林倩如醫師(左)建議登山者,出發前可先至家庭醫學科旅遊醫學門診,與醫師進行旅遊諮詢評估,並由醫師評估潛在的慢性疾病是否適合爬高山。(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長達10天的農曆春節假期,不少民眾會選擇登高以望遠作為新年新氣象之始。例如福壽山農場賞櫻(標高2,580公尺)、合歡山追雪(武嶺停車場標高3,275公尺)、或者更高難度的百岳都是山友們挑戰的目標。

新竹馬偕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倩如表示,隨著海拔高度增加,大氣壓力及人體吸入的氧氣分壓會隨之減少,進而產生缺氧現象。雖然人體會藉由自主的適應調節去適應高度,但正常的適應調節約需要3至5天,倘若身體適應趕不及上升的速度,在迅速爬升超過2,500公尺的地區,就可能會產生高山症。

林倩如說,高山症可區分為3大類,第一類為急性高山症,常見於上升至超過2,500公尺的12小時內發生,最主要的症狀是頭痛,可能伴隨疲倦、食慾下降、或惡心。其次為高海拔肺水腫,可能於持續低血氧24小時後發生,可能出現呼吸喘、虛弱無力、咳嗽、或出現粉紅色泡沫痰。第三類為高海拔腦水腫,是相對較少見,但致死率很高的高山急症,通常發生於海拔高度超過3,000至3,500公尺以上,可能會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或者意識改變。

林倩如指出,預測高山症的風險高低有3項決定因素,分別係目標高度、上升速度及潛在身體疾病,除了調整行程的攀升速度可以預防高山症以外,高山症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因此可透過藥物預防,在登山前一天起,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可避免嚴重高山症。

林倩如建議,登山者出發前可先至家庭醫學科旅遊醫學門診,與醫師進行旅遊諮詢評估,並由醫師評估潛在的慢性疾病是否適合爬高山,也可以針對個人的狀況給予適當的預防藥物。

林倩如提醒,家庭醫學科或旅遊醫學門診皆能提供高山症的風險評估及開立備用藥物,若民眾有需求或相關疑問,可以準備好自己預定的行程以及平日使用的慢性病藥物至門診諮詢,讓爬高山的準備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