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台海新中程協議精神呼之欲出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表態「不支持台獨」,外界原期望美中互動將可改善,但緊接著美軍行政專機5天內兩度降落台灣、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抗中的「老鷹法案」,指示國務院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美副國務卿謝爾曼訪中一波三折,最後雖然勉強敲定,但這次訪問能達成什麼效果,仍待後續發展。中美兩強在「修昔底德陷阱」結構因素限制下,未來關係不容樂觀。

重新建構美中台底線思維

儘管今日中國大陸與前蘇聯,在政經體制、經濟規模與對外關係上,都完全不同,國際環境也產生很大的改變,但不可否認,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愈演愈烈,相互之間的競爭、戒備、敵視程度,已趕上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民進黨對陸思維與政策又承接了冷戰時代國民黨的反共遺續。因而外界傾向從「冷戰棋子」的角度,解讀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認為自1970年代以來延續40年的台海現狀已經顛覆。

美方口頭重申基於一中政策、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既有政策未變,但對台政策的實質內涵究竟是什麼?最近又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應該是一個需要深究的問題。1990年代美國白宮國安會亞太事務主管李侃如曾以學者身分提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的「中程協議」設想,已透露美國對中戰略布局下對台政策的思考。

基本上可以總結出三點:第一,美方希望大陸放棄以武力奪取台灣的念頭;第二,美方希望台灣放棄獨立建國的念想;第三,美方希望兩岸自行和平解決政治分歧,支持兩岸對話。重要的是,當時美方認為大陸在經濟開放、政治改革後,將逐步走向自由民主,美國只要維持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兩岸統一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未必違背美國的利益。

「中程協議」最終停留在學界倡議階段,並未進入官方議程,也沒有任何白紙黑字紀錄,但回顧過去30年美中、美台及兩岸關係的發展,可以察覺「中程協議」精神早已貫穿其中,並予以實踐。美國以蹺蹺板原理維持兩岸「分而不獨、和而不統」,大陸掌握台海和平窗口期深化與台灣經濟、社會的連結,並增強對台政治影響力。但這一切都因為美國對中戰略轉向,放棄「和平演變」大陸的想像而改變,「中程協議」的基點不復存在,台海不可避免陷入拉鋸與波折中。

從和平競爭中比較做決定

當務之急是重新建構美中台三方的戰略默契與底線思維。「中程協議」的思維並未過時,但需要與時俱進修正內涵,並從中找到新的戰略平衡點。可以從三個事實出發,重新建構三方默契:第一,美中實力地位即使逆轉,仍然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對抗心態是雙方「被打壓」與「被取代」焦慮感作祟,只要雙方以追求長遠的和平繁榮為念,「現狀」就會被慢慢接受,雙方可以更從容些;第二,北京對台以和平統一為優先,路線並未改變,日益升高的武備是因應台獨風險,台灣是一個務實的社會,應會做出正確的抉擇;第三,台灣多數民意不會輕易改變一中憲法架構,貿然實現獨立建國。不願意接受中共體制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仍是社會普遍認知。

基於上述三個事實,台海新版「中程協議」精神呼之欲出:第一,大陸繼續堅持和平統一,用制度和政策爭取台灣民心,不以武力脅迫方式實現統一,並樂見非官方性質的美台交流合作;第二,美國不支持、不鼓勵任何形式的台灣「國家化」傾向,不改變美台非官方名義的互動模式;第三,台灣在維持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台灣地區」的同時,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樂見兩岸走向融合。

美中制度、價值、科技的競賽剛剛開始,期待是一場良性、和平、有合作的競賽,而不是動輒威脅、翻桌、叫罵的鬥爭。新版台海「中程協議」即便無法落實為白紙黑字,也應該轉化為精神理念,指導各方政策路線。新版「中程協議」精神下,台灣人民可以從美、中及紅、藍、綠的和平競爭中,自主比較、感受溫度,做出最明智、理性、確信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