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台灣問題多邊化 禍福難料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訪問大陸,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美國希望確保兩國關係存在「護欄」,使競爭不至演變為衝突。大陸《環球時報》社評也指出,大陸也不希望與美國的競爭升級為衝突,如果雙方能夠共同設定「護欄」,阻止衝突的升級,對中美和世界都不是壞事。中美關係看似劍拔弩張,其實雙方都知道,在這個經貿關係依賴極深及全球議題複雜的時代,雙方沒有撕破臉的本錢。

拜登台灣牌挑戰禁忌

《環球時報》社評強調,建立防止中美衝突的護欄,必須包括三大內涵,一是美國不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二是美軍必須對中國核心利益保持必要距離。尤其在台海地區,不能給台獨軍事依靠感,鼓勵他們興風作浪。三是美國不得將競爭變成對中國發展的壓制。台灣問題尤其是台獨行動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一條神經。

拜登上台延續川普反中路線,不僅持續打台灣牌,在作法上更積極、多樣。這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美台雙邊關係上,拜登政府更願意提供援助與加強合作,在互動上更常見給台灣國家級的對待。這顯示美國對於維持台海現狀與保護其在台灣和西太平洋利益的決心,還有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崛起的企圖不變。第二,也是與川普最大不同之處是引入盟友,利用多邊關係共同介入台海議題。拜登建構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鼓勵日本積極對台海表態,也將台海和平納入七國集團(G7)聲明等等作為,使得台海議題多邊化與國際化。

拜登的台灣牌挑戰了大陸的禁忌,大陸懷疑美國一貫的「一中政策」已經鬆動,大陸的「一中原則」受到挑戰。北京必須在對美外交上排除台灣問題的障礙,阻止台灣成為美國的籌碼;另一方面,也必須對台灣採取適當行動,防止台灣誤判形勢。

拜登政府抗中保台的諸多政策,看似有利於台灣,其實未必。除了淪為中美博弈的籌碼外,台灣「附庸化」也未必有利於台灣。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APEC呼籲維持自由貿易秩序,就是在反映台灣的全球產業鏈布局在中美脫鉤過程中,可能必須付出重大代價。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深重,又多以中間產品為主,與大陸脫鉤不切實際。

再者,兩岸開放交流已40年,隨著大陸的發展與繁榮更是勢不可擋,兩岸人民在經貿、文化、社會往來密切,一味反中、仇中除了製造社會對立與分裂外,也讓台灣失去掌握世界格局變化的宏觀視野,更失去難得的地緣與文化親近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從為陸生打疫苗開始

台灣問題的多邊化與國際化,禍福難料。先不論引起大陸的猜疑與戒心,以目前美國的實力與威望,美國盟友的表態多是虛應故事,就算真有實力與意願介入,也各有盤算。美中台三方賽局增加更多的玩家,對於相對弱勢的台灣未必是好事,反而有更多的婆婆媽媽要伺候,身不由己,更加壓縮台灣的戰略自主空間。

隨著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大陸,有可能為下半年中美領導人的「習拜會」鋪路,台灣必須超前部署美國對中政策可能出現的調整。當務之急,當然是找回兩岸關係中台灣的主導權,建立自己的兩岸護欄。

民進黨因為疫苗政策、紓困不當,已經得罪不少年輕族群,最近對於網路言論的監控與抹紅更惹怒許多中立鄉民,民進黨一向仰賴的網軍,越來越失去作用。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民調,超過4成民眾認為是民進黨政府阻擋了企業與宗教團體購買疫苗,比例遠高於相信民進黨說法者,卻還是有綠色名嘴以大陸阻擋台灣採購疫苗為由,拒絕聲援大陸鄭州水患,並咒罵捐款者,這種論調只對鞏固基本盤有用,卻讓中立的無色選民認為民進黨不知反省,更讓府院三巨頭對大陸慰問災情的善意大打折扣。

兩岸需要的是護欄,不是高牆。高牆保護不了台灣,也保護不了民進黨政府。就從給陸生注射疫苗開始吧!5月中台灣疫情爆發,已經有不少陸生返陸接種疫苗,若能讓留台陸生預約疫苗,也是更具體的修補作法,同時可展現民進黨政府不是只會利用「芒果乾」,更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如此方可找回無色選民,也展現主導兩岸關係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