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再跟進升息?央行應在兩難中取捨利弊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於五月三日再將聯邦基準利率調高一碼,這是美國聯準會一年多來第十次升息,儘管聯準會暗示暫停升息,但這一連串暴力升息的後續影響仍將逐漸顯現。美元利率走向動見觀瞻,台灣也受其牽動;但是,畢竟各經濟體面臨的情況存在差異,因此,我中央銀行應考量台灣本身的通膨壓力、經濟成長等因素,再決定是否繼續跟進升息。

美國聯準會此次升息之後,聯邦基準利率已達百分之五至五點二五,成為二○○七年八月之後的最高水準;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總計升息五個百分點,也是一九八○年代以來期間最短、幅度最大的升息週期。儘管,這波劇烈升息有助於美國壓抑通膨,但也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美國多位國會議員就擔憂將造成數百萬美國人民失業、拖累美國經濟成長;事實上,美國矽谷銀行等三家中小型銀行倒閉,也是因為受到升息衝擊。升息的雙面刃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美國密集大幅升息,央行從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也已五度相應調高新台幣利率、累計升息三碼,雖然升息幅度遠低於美元,但是對國內物價、經濟成長、乃至民眾生活也已產生效應。美國聯準會三日升息後,雖然在聲明中暗示暫停升息,但近日美國公布的數據顯示,非農業就業人口意外增加、失業率回落到近五十四年新低、平均時薪增幅高出市場預期等等,因此聯準會的暗示會不會轉彎?還須進一步觀察。

以台灣本身的情況觀察,央行是否繼續跟進美元升息,在六月中旬理監事會之前必須思考若干層面的問題。尤其是台灣的通膨走勢雖然趨緩,但推升物價上漲的因素還是存在;總體經濟方面,由於出口低迷,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成長率已陷入保二拉鋸戰。在這兩項關鍵因素相互拉扯之下,央行確實需要審慎琢磨。

先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觀察,二○二一年八月到今年四月CPI年增率都高於百分之二,而且數度超過百分之三,去年全年為百分之二點九五;雖然今年四月百分之二點三五已低於今年一月的百分之三點零五,但四月行政院關注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百分之七點三五,還創下這波通膨走勢的新高,顯示市井小民仍深受通膨所苦。三月央行理監事會,有理事擔心電價上漲等因素將加劇通膨預期。簡言之,通膨作祟恐怕還需以繼續升息的手段壓抑。

但是,四月底主計總處公布的GDP數據,第一季的年成長率為負百分之三點零二,較二月的預測值大減一點八二個百分點。日前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雖對全年保二仍表信心,但三月下旬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國泰台大產學團隊都預測今年保不了二;四月下旬中經院、台經院雖都預測可以保二,但也都下修了預測值,顯示今年台灣經濟前景面臨嚴峻挑戰。

從外需來看,三月外銷訂單年增率慘摔到負百分之二十五點七,而且已連七黑;從實際進出口數據觀察,四月出口金額年減百分之十三點三,也已連八黑;整體而言,由於全球景氣走緩,今年台灣的出口情勢恐難樂觀;而台灣出口產業中包括了許多中小企業,他們還能不能挺住出口連黑、利率續升的壓力?央行也勢必有所思考。

總言之,升息對物價、經濟、民眾及企業負擔都各有效應,央行須在兩難中求取利大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