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急就章的竹竹併,勢必後患無窮!

竹竹併是民進黨不顧台灣平衡發展、國土規劃大局栽培林智堅一人?(本報資料照)
竹竹併是民進黨不顧台灣平衡發展、國土規劃大局栽培林智堅一人?(本報資料照)

為加速推動新竹縣、市合併,四大公投才剛結束,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就急著於日前送出《地方制度法》第四條修正草案,並獲得近五十位立委連署;民進黨政府計畫趕在立法院本會期修法完竣後,即可在明年選舉前半年公告,二0二二年的九合一大選即可適用。

此次民進黨強推竹竹合併,由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裁示」必須通過,強迫民進黨籍立委買單。此案送到院會後,民進黨憑藉著人數優勢都可直接輾壓,竹竹併也就可以火速推出。

柯版地制法修法草案其實只修了一個字。《地制法》第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原本是「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柯案只把條文中的「且」改成「或」。換言之,修法後,縣市如欲升格為直轄市,無需同時符合「人口門檻」與「特殊政經等需求」這兩個條件,如此一來,合併人口僅一百萬人的新竹縣、市依此新制升格就沒有懸念了。

除新竹外,人口一百二十五萬人的彰化縣以及合併人口一百四十五萬人的雲林和嘉義縣、市,不必修法就符合升格條件,升格不是更有正當性?東部宜花東合併後人口為九十七萬,雖然人口數不足,但也可以主張三縣具有特殊的休閒經濟價值,合併後升格為直轄市,有何不可?

民進黨對竹竹併升格的訴求是強化台灣科技、半導體的國際競爭力,但苗栗有竹南和銅鑼兩個園區,且台積電已決定在竹南科學園區投資,竹竹加上苗栗不但效益更高,且三縣市本來就是共同生活圈,豈不更應該合併共同升格?但民進黨的升格主張卻不納入苗栗,修《地制法》欲強渡關山,「一字千金」完全就是政治考量,甚至可以說只是為了延續現任新竹市長林智堅的政治生命,以及擴大柯建銘在新竹的政治勢力。

眾所皆知,林智堅曾經長期擔任柯建銘的立委助理,又甚得蔡英文所喜,兩大力量並肩加持,使得林智堅政治前途看俏;而在連續擔任兩任新竹市長無法再連任之後,民進黨竟欲以全黨之力修法,讓林智堅取得合併後大新竹市長的參選資格。為栽培一人,民進黨竟不顧台灣平衡發展、國土規劃的大局,不但在野黨無法認同,即使在民進黨內也有不少反對聲浪,前總統陳水扁直接挑明,竹、竹合併升格是因人設事,他「期期以為不可」。

升為直轄市將增加更多的統籌分配款,但目前六都分到的統籌分配款比例為百分之六十四點八七,其他縣市則僅分配到百分之二十六點四七;因此,如果第七都增加的統籌分配款是分食其他非都縣市的錢,就實在非常不公平。

既然民進黨對竹、竹併升格是勢在必行,那就必須配合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增加地方稅收分配權。如果不修財劃法、只修地制法,基本上就只是在一個既定的預算大餅裡增加竹竹併之後分食的比例,卻增加其他縣市的相對剝奪感,勢將引發對立與爭執。

至於財劃法該如何修,則需要進行更細膩的估算和研商,絕對不像老柯修改地制法第四條一樣改一個「且」為「或」這麼簡單。總之,六都擴大為七都、甚至八都、九都,必須宏觀規劃、從長計議,急就章的竹竹併勢必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