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產業界的憂慮 政府聽到了嗎?

全球疫情尚未受控的今天,世界經濟恐將仍會受到低迷不振的陰霾籠罩,消費市場及國際供應鏈是否能在二○二○年底時出現反彈,若以現階段來看,恐怕是遙遙無期,或許只能寄望於二○二一能出現奇蹟。相對各國政府對於經濟,除了固本還需拓展外,政府打造安居樂業的責任永遠不變,只怕變的是對外充耳不聞,甚至只取暖於同溫層而故步自封。

全國商業總會昨天發佈二○二○政策建言書,提出了「化疫為利、創迎商機」的服務業十五大政策建言,並呼籲政府應繼續超前部署,防疫、紓困與振興仍必須三管齊下,加速規畫推出「紓困四·○」,甚至五·○方案。面對全球疫情至今年底仍蔓延,並預料在疫苗成功研發注射之前,各國邊境只會有限度的開放,而在全球經濟景氣尚未能全面復甦之前,疫情有可能在秋冬捲土重來,政府應繼續超前部署。

商總的角色在工商業界舉足輕重,今年曾不斷提出建言,並累積了多項對政府的建議集結成冊。十五大政策建言中,包括建議政府應繼續推出紓困四·○與振興二·○,並對商業泡泡宜開放商務解隔離外,也有對政府開放有瘦肉精萊豬進口的食安建言,並希望制定疫後國家重大發展計畫,設立AI智慧園區,打造數位國家,爭取續修勞基法並增訂服務業專章,更期盼能有新經濟移民法案等建議,強調期望政府採納,協助我國產業能走出疫情困境,能浴火重生,再創臺灣經濟巔峰。

今年國際局勢詭譎多變,產業界頻頻提出建言,尤其對於國人近來關注的國家安全議題,商總反從經濟角度來看,認為經濟才是最好的國防,只有搞好臺灣經濟,發揮自身優勢,並做好兩岸和平穩定關係,持續經貿合作與交流,才是國防與國安的最佳保證。並強調國家安全不能光靠購買大量武器或擴大徵兵需求,否則形同恢復過去軍備競賽,而應是要透過自由貿易、降低關稅、法規鬆綁等彈性方式,提供國際的物流、金融、人才等多元發展環境,發展創新經貿模式以提升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才是國家長久之計。

產業界在經貿位置的第一線,相對於政府官員,有更敏銳的體認與觀察,單就台灣對大陸與香港每年貿易額出超約八百億美元,對大陸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占比位居我貿易之冠,並高達四成三,預計今年可望更超越紀錄。產業界期盼兩岸維持和平穩定的經貿交流並非隨便說說,而是每個在第一線打拚者的深刻體會。

美中貿易戰的一波三折,加上目前的台海局勢,產業界的憂慮,政府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