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經濟寒流強勁來襲,考驗台灣耐力!

大陸、日本、南韓、台灣等亞洲經濟體都面臨出口疲軟的衝擊。圖為上海洋山港。(路透,資料照)
大陸、日本、南韓、台灣等亞洲經濟體都面臨出口疲軟的衝擊。圖為上海洋山港。(路透,資料照)

在俄烏戰爭僵持不下、美國迅猛升息、中國大陸成長動能疲軟等因素影響之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研究、投資機構近日不約而同發出警訊,明年全球經濟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從目前的跡象來看,這波寒流相當強勁,與全球經濟連結密切的台灣絕難獨善其身,政策面應有更積極的作為撐持經濟成長,產業界也應超前部署,攜手提升台灣的耐力!

儘管疫情因素逐漸遠颺,但導致全球經濟欲振乏力的若干因素卻仍持續作祟。IMF觀察G二十國家的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呈現持續惡化走勢,推測大多數G二十國家經濟活動仍將萎縮。事實上,IMF於十月二十一日就將明年全球GDP成長率調降零點二個百分點;而在近日的說明中,再強調比十月的展望「更加黯淡」。簡言之,今年全球經濟已然消沉,但儼然還沒有看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就以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大陸而言。美國堪稱是這波經濟寒流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高通膨壓力之下連番重磅升息,不僅導致美國本身消費支出低迷,也衝擊其他經濟體需求轉弱。IMF於十月預測明年美國GDP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一,甚至若干預測顯示,美國恐將在今年年底陷入衰退或停滯。問題更在於,美國升息動作似乎還沒結束,這也是未來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走勢的一隻巨型黑天鵝。

中國大陸則是在堅持防疫「清零」、房地產低迷、美中貿易戰以及外部環境拖累等因素影響之下,度過慘澹的上半年,雖然還不致負成長,但季度GDP年增率從第一季的百分之四點八重摔到第二季的百分之零點四;第三季雖然回升到百分之三點九,優於市場預期,但預估全年成長率將遠低於百分之五點五點的官方目標值,而且更可能是近四十年來最差的表現。

從近期的數據觀察,大陸當前面臨的挑戰主要在於內需和外需雙雙疲軟,IMF估計明年大陸GDP年增率為百分之四點四,雖然優於今年,但恐將告別高成長年代,甚至牛津經濟研究院估計未來十年大陸GDP成長率僅為一九九九年至二0一九年平均值的一半。台灣出口到大陸的比重高達出口總值的四成左右,面對大陸經濟下滑的風險,台灣應進一步靈活而具體地因應。

再觀察其他值得台灣關注的重要經濟體。歐元區持續遭逢高通膨的侵襲,再加上美元升息效應,歐元區內需大幅下滑;歐盟委員會上週五發布預測報告,明年的GDP年成長率為幾乎躺平的百分之零點三。日本則是本週二公布第三季經濟概況,GDP年減百分之一點二,結束了連三季的正成長,主要原因也是在於內需、外需雙雙疲軟。南韓十月份出現兩年首見的出口衰退,甚至連七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尤其是十月份南韓半導體出口值驟減百分之十七點四,正反映全球晶片需求減緩的現象。

台灣的經濟景氣於九月份陡然重挫,十月份景氣燈號恐將亮出代表「低迷」的藍燈;同時,台灣的進出口、投資、乃至內需也仍難免受到外部因素干擾。台灣電子零組件(含積體電路)出口值雖仍大幅成長,但面對國際半導體市場需求減弱,甚至矽谷出現裁員潮,也是大意不得。

國際大環境並非台灣能夠左右,但台灣仍應發揮彈性應變的特質,展現耐力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