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酷暑啟示錄

這個夏天台灣酷熱異常,38、39度是家常便飯。中國大陸更加嚴重,福州、杭州等等東部城市竟然屢屢超過攝氏40度。亞洲其他國家如日本、印度等等也都炎熱非凡,熱死人的消息時有所聞。甚至歐洲國家亦不例外。多數北半球溫帶地區如在火爐,人們深刻感受到全球暖化的事實。氣候變遷已經不只是理論學說,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了。 人體體溫是長期演化而落在37度半附近。數百萬年前源自非洲的類人猿,終於能夠克服種種自然的挑戰終而在全球各個角落生活,並且能夠發展出文明,這可能與人體體溫比外在自然平均溫度略高有密切關係。眾所周知,變溫動物就比較難抗寒冬與酷暑,許多變溫動物必需冬眠或夜間活動,這就限制了牠們的活動範圍。恆溫動物的人類顯然在生物演化、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佔了優勢,從而能夠生息在廣裘的世界。 然而這個人類熟悉而適應的平均溫度,從工業革命後被人為地提高了。工業革命固然帶來人類的物質文明,但是也帶來一些副作用。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可能是最嚴重的副作用。其中,由於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全球氣候變遷現象,可能是最嚴重的。大氣圈是個混沌系統,對微小的擾動極為敏感,影響容易迅速擴大,這就是所謂蝴蝶效應。平均溫度上升2、3度所可能造成的破壞作用將是難以估量、難以彌補的。 自從1980年代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暖化被人們所確認以來,人類終於警覺到氣候變遷威脅的嚴重性,甚至聯合國也為此已經召開18次全球性會議,簽訂京都議定書等多個協議,期待在地球的暖化還未完全失控前,謀求補救之道。換言之,節能減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環保最重大的課題。 這個事關人類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地球上每個國家、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責任。美國、加拿大等等工業發達的排碳大國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中國大陸與許多第三世界工業新興國家雖然努力開發綠色能源,但是由於工業化與居民消費成長太快,碳排放量快速攀升;而台灣的表現也是令人汗顏的,交出的成績單屬於全球的末段班。因此,京都議定書所懸掛的目標遠未達到,全球暖化所產生的各種效應一一浮現。 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台灣必須認真推行節能減碳。政府應該積極制定政策,逐步淘汰各種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廠、交通工具、建築物等,並加速通過有關節能減碳的法案如抽取能源稅法等。民間的環保團體也要重視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除了關心核能問題之外,更需要關心火力發電、高耗能產業、私家車過度濫用等等。 氣候酷熱是自然給人類的警訊,切莫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