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阻止台海發生戰爭,才是台美合作上策

CSIS認為,國軍必須有在灘頭遏制共軍的能力。圖為漢光演習。(中央社,資料照)
CSIS認為,國軍必須有在灘頭遏制共軍的能力。圖為漢光演習。(中央社,資料照)

就在蔡總統宣布兵役役期延長為一年後不久,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年初公布「下一場戰爭之第一仗」報告,當中二十四次兵推的結果是美日台最後慘勝,共軍無法成功拿下台灣。雖說兩者沒有絕對關聯性,背後的訊息卻相當重要:台海已成為國際社會最擔憂的潛在衝突熱點,國人千萬不應輕忽。

根據CSIS報告,參與戰爭的各方都有損失。美國兩艘航艦沉沒於太平洋,全球領袖地位遭到嚴重削弱。支援美軍的日本也損失不少自衛隊,首當其衝的台灣更是一片殘垣斷壁,成為「一座無水無電、失去基本民生運轉且經濟重創的島嶼」。共軍當然損失慘重,也將面臨各國的全面制裁而陷入困頓,恐危及共產黨的統治地位。

然而,這份報告清楚點出,要讓共軍無法武力犯台有幾個不可缺少的要件,包括事前儲備足量的必要物資及武器裝備、國軍必須有在灘頭遏制共軍的能力、美國必須在戰爭一爆發就即刻出兵介入,以及美軍需具備遠程打擊解放軍的能力等。CSIS還特別提醒,一旦台海陷入戰火,台灣沒有所謂的「烏克蘭模式」,因為任何外援物資裝備不可能在戰時得以進入台灣。

若以此觀點推論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的模式,共軍可能的侵台戰術應會以「對台打擊面最大、自身傷害最小」的策略為最優先選項。據此,共軍倘若動用沒有十足把握的武力手段,不僅己方可能遭受重大損害,亦將招致國際社會制裁。相反的,習近平可能會藉由共軍優勢,利用海空圍堵方式切斷台灣的能源供應,以及糧食海上運補線,讓台灣承受不了經濟、民生崩潰的後果而投降,這才是中共當局可能採用的最佳策略!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台灣民眾支持政府應當為最壞情況預作準備,但也不能放棄足以化解歧見的任何機會,這才是備戰的最重要目的。拜登總統雖曾多次公開表示,美國一定會介入台海戰事,卻從未說明將會以何種方式干預。曾任川普政府副國安顧問的博明日前在台灣訪問時說,「美台密切合作的目的是要阻止兩岸戰爭。」

很顯然,美方不分黨派都擔憂台海爆發衝突的可能,卻也從未明確表態將如何應對共軍的武力脅迫,蔡政府固然不該掉以輕心,但也不能將國家安全當成鬥爭在野黨的政治手段。民進黨喜歡宣傳「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台日情誼,吹捧很多鼓吹台日共同對抗中共的日本政治人物,卻不敢面對多數日本民眾反對自衛隊介入兩岸衝突的真相,豈是負責任的執政黨所當為!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得對:「我們決不是強國的棋子」,不僅要強化自我防禦能力,更要擺脫強權競爭箝制。民進黨以為只要打著「抗中保台」旗號就能確保政權,卻在去年底地方選舉踢到鐵板,顯見國人已經意識到盲目「反中」不但爭取不到台灣安全,反而可能葬送和平,唯有對話才能化解兵戎相見的結局,畢竟戰爭沒有贏家。

一個連面對兵役應否延長的政策都瞻前顧後的政黨,何來說服國人勇敢從軍、帶領國家抵禦外侮的自信?雖然CSIS表示,這份兵推不代表台海戰爭必將發生或不可避免,但俄烏戰爭的血淋淋教訓卻已讓國人警惕。

蔡政府應以國家利益為念,不該繼續藉著僵化的「仇中」政治意識主導國安政策,而應嘗試恢復兩岸對話,從根本化解台海危機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