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慎防紫爆!空污成「肺癌」風險因子 戴口罩、開空調全面防護!

文/問8健康新聞網

【作者/李佳穎醫師】「這幾日東北季風南下,下週PM2.5、PM10皆飆高!」看到新聞這樣寫,總是心驚驚,擔心自己健康受到危害,而不敢出門嗎?事實上,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確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但做好基本的自我防護,也能杜絕疾病纏身哦!

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環境,確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圖/pexels)

何謂「空氣污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空氣污染為任何會改變大氣自然特性的污染,可以是化學、物理或生物性質的。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但會影響呼吸系統,造成喉嚨乾癢、咳嗽、氣喘等,也會影響眼睛的黏膜、心血管系統、甚至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疾病。隨著工業發展、城市的開發,空氣污染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空氣品質、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

・PM2.5、PM10是什麼?
懸浮顆粒 (Particulate matter)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粒徑10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10;粒徑2.5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2.5。這兩類物質都可以被人體吸入,沈積在呼吸道、肺臟等。PM2.5傾向沈積在肺臟深部;而PM10主要沈積在較大的支氣管中。這些物質沈積在肺臟表面就可能引起組織破損、發炎等,進一步引起呼吸道疾病。

・其他空氣污染物?
「二氧化氮(NO2)」為空氣中的氮或燃料中的氮化物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紅棕色、有刺激性臭味,對眼睛、呼吸道皆有刺激性。
「一氧化氮(CO)」主要來自汽機車排放之廢氣,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無色、無味,易和血紅素結合以降低氧氣的運輸能力,導致暈眩、昏迷等現象。
「二氧化硫(SO2)」主要來自火山、燃料中的硫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無色、有刺激性臭味,對呼吸道黏膜具刺激性,長期暴露可能產生上呼吸道症狀。和二氧化氮同為酸雨的來源。
「臭氧(O3)」為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紫外線進行光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衍生性污染物,無色、有特殊性臭味,有強氧化性,可對眼睛、呼吸道造成強烈刺激性。

如何評估空氣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會訂定建議的污染物濃度做為各國、各地區的參考標準,期望藉由降低空氣污染,增進人民的健康。根據WHO的世界空氣品質指南(2021版),PM10、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氮(CO)濃度為六項用來評估空氣污染的指標(AQI, Air Quality Index)。而這六種物質也是在空氣污染中佔比較大的成分。

台灣空污現況

根據瑞士空氣清淨科技公司IQAir所發布的「2021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在接受評比的117個國家之中,台灣排在第57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6位的日本、第44位的新加坡及第55位的香港。在首都(共107個)的評比中,台北排在第38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1位的日本。

台灣的空污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以季節來說,冬季的空氣品質普遍比夏天差,可歸咎於三個原因:
・境外污染物:北京、天津、及整個中國東部沿岸的污染物隨著東北季風的吹拂引入台灣。
・東北季風背風面: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使得台灣西半部位於東北季風背風面,空氣流通較少,造成污染物擴散不易,進而堆積。
・混合層高度較低:冬天對流較差、大氣中的混合層較低,不易將污染物往垂直方向擴散。

而以時間來說,在一天當中,早晨7-9點及傍晚5-9點是空氣污染較嚴重的時候,主要和都市生活作息相關,這兩個時間點不但是上下班的尖峰時刻,也是人們用餐的時段,交通工具與餐廳油煙排放所帶來的戶外空氣污染不容小覷。

台灣冬季的空氣品質普遍比夏天差。(圖/pixabay)

空污與肺癌

「每天吸入髒空氣,會不會造成肺癌啊?」「沒有吸菸的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呢?」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嗎?在肺癌的風險因子中,吸菸是最重要的,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為吸菸者,僅有約15-25%肺癌患者終其一生未吸過菸。在台灣,90%以上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不吸菸的,那又是為何得到癌症呢?讓我們來看看肺癌的風險因子到底有哪些,而空污和肺癌又有什麼樣的關聯?

肺癌的風險因子有:吸菸(包括二手菸)、致癌物質暴露(如:亞硝酸胺、多環芳香烴、放射線、石綿、鎳金屬、鎘金屬等),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基因遺傳、長期油煙暴露、空氣污染等。其中油煙暴露與長期的空氣污染便是台灣女性肺癌患者的常見致病因素。

那空氣污染究竟如何造成肺癌呢?研究顯示,當空氣污染物(如PM2.5等)進入到人體呼吸道時,會促進已突變的呼吸道細胞轉變成類似癌症幹細胞的狀態。另外,空氣污染物會刺激巨噬細胞聚集到呼吸道,釋放特定細胞激素、引起發炎反應,也會使突變的呼吸道細胞增生。這些反應最終就可能促成癌症的發生。

如何防範空污對人體的影響

「在污染的環境中,要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空氣污染是全民的議題,在政府端,可以鼓勵民眾使用電動車、避免使用柴油車輛、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在民眾端,只要從身邊著手,便可以大幅減低空污對人體的影響哦!那要怎麼做呢?

・室外防護
配戴口罩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防範污染物進入呼吸道的方式,但根據不同需求,需要配戴不同類型的口罩。不是所有場合都應該配戴醫療口罩,一般醫用口罩主要是防飛沫傳染病,對PM2.5的防堵效果約只有30-70%。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當民眾在道路上騎乘機車或腳踏車時,建議佩戴「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CNS14756);當戶外PM2.5濃度偏高時,建議佩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CNS15980)。而一般醫用口罩適用於醫療院所,N95口罩則適用於傳染病流行期。此外,民眾也可配戴「穿戴式空氣品質監測器」隨時監測周遭環境的空氣品質,或使用手機與智慧穿戴裝置的空氣品質監測app。若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可即時配戴適當的口罩、並避免戶外活動,以防止空污對健康的危害。

・室內防護
民眾通常只注意到室外的空氣污染,但事實上,人體所受到空污的影響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室內,諸如烹飪所產生的油煙、拜拜的焚香、室內的芳香劑及清潔劑、新裝潢的油漆等。這些東西離我們最近,卻也最容易被我們忽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開空調、空氣清淨機等,維持居家空氣的流通及潔淨。並確保在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正確用法是:開火前3分鐘到關火後10分鐘,切記不可做完菜立刻關閉抽油煙機,因為油煙中的PM2.5含量很高,料理完最好等個5-10分鐘再關閉。另外,烹飪時也可配戴防油煙的口罩,阻擋油煙的吸入。

烹煮食物的油煙對人體健康的有很大影響。(圖/pixabay)

肺癌在世界及台灣的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一,且近年來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若想遠離肺癌,除了要預防菸、致癌物質的暴露外,防止空氣污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台灣即將進入空污嚴重的季節(秋冬),民眾要注意外出時避開空污高峰、配戴適當口罩;室內在生活起居空間善用空氣清淨機與循環空調、抽油煙機等。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杜絕疾病纏身!

文章授權轉載自《問8健康新聞網》秋冬慎防空污致癌!談肺癌與空氣品質關聯

延伸閱讀
孕婦到底可不可以運動?研究:可多參與有氧及肌力訓練
美容聖品「膠原蛋白」營養師:對瘦身也有助力、補5營養素避免流失
電腦族必看!醫師教4招改善「滑鼠手」痠痛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