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誰願搶救《臺灣雷恩大兵》?從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說起!

程富陽》誰願搶救《臺灣雷恩大兵》?從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說起!
程富陽》誰願搶救《臺灣雷恩大兵》?從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說起!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搶救雷恩大兵》這部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羅勃・羅達特編劇,湯姆・漢克主演的美國戰爭片,對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前的臺灣中高學生,恐怕少有人沒看過這部在1998年膺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內5項大獎,票房收入也冠全球的時代鉅片。

它敘述的是盟軍「諾曼第登陸」後,美國雷恩家有4名兒子於前線參戰,其母親竟在一天內接到三個兒子於海外各戰區陸續陣亡的死訊,而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法蘭西斯·雷恩,則在參與諾曼地的空降行動後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特令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國陸軍遊騎兵,組織一支特戰小隊深入敵後,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雷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這齣戲不僅感動了當年全球無數觀看此片群眾的心,也激發起美國一股愛國的高潮。

何為臺灣文化中需被搶救的《雷恩大兵》?

但對於當下21世紀30年代的臺灣而言,相較於美國這齣《搶救雷恩大兵》戲中,更需要被拯救高於雷恩大兵個人性命價值的,卻是一項如實《搶救臺灣雷恩大兵》的任務,那就是拯救「大陸遷臺歷史記憶」的工作;但迄今,遑論負責斯職的部分政府機關,不僅仍處於「深山不見人」的幽晦情境,甚至各個社會團體,也都猶若置「不聞人語響」的靜滯狀態;大家不禁要問?誰是「搶救臺灣雷恩大兵」的那位馬歇爾將軍?

而這位需被搶救的「臺灣雷恩大兵」,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又莫過於那個在1949年因國共內戰隨軍來臺,繼而在政府提供國軍官兵簡單生活群居住所與部隊之間,其所發生一連串充滿真實生活與人性交融的動人故事,它就是在臺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眷村文學」。

也許,像齊邦媛、洛夫、張默、瘂弦、司馬中原、張拓蕪、余光中、鄭愁予、朱西甯、管管等這些第一代由大陸遷臺的作家,渠等所展露的現代文學,仍未消失;或者連第二代的袁瓊瓊、朱天心、張大春、蘇偉貞、封德屏等人的作品,我們亦不陌生;迄今,我們甚至還可以背誦眷村第一代瘂弦,其在《金門之歌》中那:「如同我們擦亮一枚步槍,我們擦亮這新的日子。剽悍而粗壯,我們將走入歷史的盛夏。在鋼盔中煮熟哲學,自鐵絲網裡採摘真理。堅定如一顆準星,燃燒如一條彈道。」的剽悍詩句;或者感同身受的暢述第二代眷村文化,如袁瓊瓊的《今生緣》及朱天心寫出的青春生命之書《擊壤歌》,甚者由朱天文撰寫,並於1983年改編《小畢的故事》中的電影情節。

但自上世紀90年代,當臺灣完成《國軍老舊眷改條例》後,由於眷村居住型態一夕驟變,「眷村文化」集體急速冷卻,第三、四代的文化傳承與發揚,頓成空中飛絮;而上世紀40年代,從大陸遷臺那些曾在烽火中經歷殘酷破碎曲折的大時代故事,也隨著人事的滄海桑田而迅速凋散。據悉,目前臺灣僅存的第一代老兵只剩6萬人之數,但卻正以每年約1萬人的速度在消逝中;也就是說等到5年後,所有臺灣第一代的老兵及曾在眷村生活的文化集體記憶,將消失殆盡。

啟動《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

基此,國內「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於2016年,即啟動《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工作,並於2018年基金會創會屆滿30週年之際,正式發布了這項公益計畫,以追根溯源將遷臺一至四代,和早期遷徙來臺的閩南、客家人後代等不同身份的遷臺人物,透過真實經歷的影像攝錄,剝開層層圍繞在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保存歷史每一片微小卻重要的陳跡,拼繪出兩岸系出同源的軌跡地圖。

事實上,成立於1988年的「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即冒著傾家蕩產及「為匪宣傳」入獄的風險,率先挹注資金與獨家贊助風靡兩岸於一時的《八千里路雲和月》,開啟了兩岸關係突圍的歷史閘門。而其所推動的《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自2016年開始進行調查研究,七年來已紀錄近1200位老兵的生命記憶,徵集文物達2834件,撰寫959篇文章及製作完成至少447則短片,於官網、臉書粉絲專頁、YouTube、Line@與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台宣發;並透過新聞發布會、公益巡迴展覽、文物典藏、專題分享會、公益音樂會、志工培訓等多元形式,積極推廣此項人文公益工程,為兩岸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見證。

雖說迄今,我們成長於上世紀40年代~70年代的多數臺灣人,應該都還沒有淡忘那個時代的詩人管管,用淒涼筆調寫下:「故鄉是俺心中的墳,裡面住著父親母親,天天過著寒食清明,冷雨紛紛。」那因戰亂而骨肉分離的時代餘音;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那個時代的詩人余光中,其在《鄉愁四韻》中所描繪:「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是鄉愁的滋味!」的中國文化元素,正與今日的臺灣現況漸行漸遠,實在令人噓嘆!

不信青春喚不回 不容青史盡成灰

因此,當看到「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能以1949年前後,那個被時代浪潮驅趕的百萬流離異鄉人其離家之殤、思親之痛為「經」,以那個經歷金戈鐵馬、千里流徙,隨著滾滾歷史洪流航向臺灣的生活故事為「緯」;以美國搶救《雷恩大兵》那種不棄同袍的民族情懷,以《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的時代手筆,發願守護兩岸歷史的共同記憶,不容青史成灰燼的精神,使兩岸能因文化結合而制止戰爭肇生,我們似乎又看到一股新文化的時代使命,正在台灣社會的角落,以另一種方式在萌根發芽。

上週五(19日)的午后,我們一行人受資深媒體人,也是基金會顧問的李碧華女士之邀,參訪了基金會的文化館,在秘書長石靜文及副秘書長范姜泰基的親自引導解說下,聆聽該會企藉保存這些時代的回憶與故事,來匯通兩岸文化臍帶,以延續兩岸相濡以沫的民族情懷,並知曉該會正籌辦於112年7月,在臺中舉辦一場「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的巡迴展覽;我們仿佛又看到搶救《雷恩大兵》那位將軍的背影;但也許,得等到7月真正巡展的那一天,當大家都親臨現場支持與見證時,我們才敢放聲的說,在拯救那段遷臺歷史記憶的時代使命裡,我們也都置身其中,是真正屬於那群願搶救《臺灣雷恩大兵》的一份子。

作者為退役上校,目前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