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情弦幻境 魏靖儀當兵前的深情告白

簡秀枝》情弦幻境 魏靖儀當兵前的深情告白
簡秀枝》情弦幻境 魏靖儀當兵前的深情告白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疫情數字跳升中,還能密集地戴著口罩聽音樂會,心中有著無比的感動。4月29日晚在國家音樂廳,依舊享受著天籟般的溫暖。

取名為「情弦幻境」的音樂會,由以色列籍指揮殷巴爾(Eliahu Inbal,1936-)率領TSO (北市交)與小提琴新鋭魏靖儀,以布魯赫(Max Bruch ,1838-1920)的《蘇格蘭幻想曲》,呈現了跨國際、跨世代的浪漫風情,魏靖儀藝高人膽大,肩頭上夾著的是1761年製的義大利曼圖阿名琴「巴萊斯特里耶里 (Balestrieri,1735-1788)」,259歲的義大利老琴,86歲的國際指揮,與28歲渴望尋夢逐夢的音樂人,讓裊裊音符,繞樑三日。琴聲悠悠,飽含老琴底蘊,不過,好幾次魏靖儀頻頻低頭彎腰,調弦準音,留下忙碌演出畫面。

已經離世百年的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有著深邃廣袤的冥想境界,醇厚飽滿的獨奏家弦音,加上樂團底韻鋪陳,民謠旋律之美,傾囊而出,有如一場綺麗旅程。古今對照,他鄉異地,叼絮呢喃,水乳交融,令人陶醉。

誠如作曲家布魯赫,在百餘年前就強調,旋律是音樂的靈魂,小提琴因為音質細膩,底音沈澈,在眾樂器中,更能剖析靈魂,吟唱出動人旋律。

根據導讀張偉明的說法,布魯赫的旋律,是出自本能,真誠直白,自然天成,極富歌唱性,曾被視為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09-1847)的接班人,更與布拉姆斯(Brahms,1833-1897)平起平坐,是當時大家公認的旋律天才。

完成於1880年的《蘇格蘭幻想曲》,靈感來自蘇格蘭作家史考特(Scott,1771-1832)的著作,布魯赫在作品中,引用不少蘇格蘭民謠,當時言明題獻給知名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特(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

布魯赫在該作品中,利用新形式,突顯小提琴的歌唱性及民謠旋律之美,特別是慢板篇幅,低吟淺唱,餘音繞樑。

舞台的指揮殷巴爾,一直是樂友們致敬的對象,他年屆耄耋,依然僕僕風塵,已經來台作過4次隔離。略顯腫胖的身材、斑白禿頂的頭髮,雙眸炯炯有神,老辣犀利,帶領TSO 的年輕樂手,敲開作曲家們一扇扇的深奧門扉,在他的舊曲目新詮釋中,一齣齣奇緣勝境,都在他信手拈來之間。

一身白襯衫、黑西裝的魏靖儀,在國內的音樂新鋭中,看起來特別靦腆老實,他是台南府城子弟,在台灣受了音樂啟蒙教育,直到16歲遠赴茱莉亞音樂院就讀,一路表現出色,不但獲得學校Jerome L.Greene基金會奬學金,以及奇美基金會藝術奬學金,獨領風潮。連巴萊斯特里耶里老琴,都是由奇美基金會贊助,是弦樂界明日之星。

天份、勤奮,讓魏靖儀鶴立雞群,2015年,在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中,以21歲的年紀,摘得桂冠,令人振奮。然而,時勢造英雄,也是助力之一。去年4月,國際小提琴家什洛莫・明茲(Shlomo Mintz)來台後,因故未能上台演出,魏靖儀臨危授命,與TSO 合作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果然不負重望,深情流暢的音樂線條,讓他聲名大噪。

去年底,TSO 又安排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魏靖儀一樣俐落洗練,一再呈現超齡表現,坐穩了明日之星的新銳寶座。29日晚的演出,特別讓豎琴挺立在舞台前,與小提琴對話,飽滿聲色,更見層次,有如合音天使,醇美厚實的境地,彷彿飛瀑沖崖,萬里奔騰。

國際小提琴家什洛莫・明茲,是美國有名的小提琴家,提攜後進的眼光精準,台灣的小提琴家黃俊文就是他大力推薦。魏靖儀當晚為他代打登台,雖然改了曲目,方便匆忙登場,不過,什洛莫・明茲答應給TSO 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也為魏靖儀與TSO 再次合作,預鋪善緣,果然很快水到渠成。

曲罷,魏靖儀沒有讓粉絲失望,又帶來兩首動聽安可曲,在樂迷期待中,讓餘音繼續繞樑。一首是,美國籍奧地利裔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 Kreisler,1875-1962)的《宣敘調與詼諧隨想曲,Recitativo and Scherzo-Caprice Op. 6》;另一首是馬斯奈(J. Massenet,1842-1912)的《泰伊絲冥想曲Meditation from Thais》,果然如痴如狂,把情緒拉到最高點,全場感動不已。

俗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對表演藝術界來說,是最好的寫照。魏靖儀滿滿的口袋曲目,始終是有備而來,可以隨時上台代打,延伸安可曲,分享他的粉絲。

從受歡迎的角度來看,魏靖儀、黃俊文、林品任、曾宇謙、陳鋭等,都坐擁ㄧ席之地,格局日漸擴大,粉絲滿天下,這是台灣古典音樂界的資產,更是希望所在。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