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世代專題:血糖忽上忽下坐「雲霄飛車」當心要命胰臟炎、脂肪肝也找上門

糖尿病患者本身控制血糖的能力較差,不僅常常血糖飆高,也很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情形。不過,除了糖尿病之外,日常急遽變動的血糖數值,也會造成血管與神經巨大的傷害,影響全身健康。究竟忽上忽下的血糖,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又會誘發哪些疾病的發生呢?

血糖忽上忽下,不只可能造成糖尿病,也是脂肪肝與胰臟炎高危險群(圖片來源:Getty)
血糖忽上忽下,不只可能造成糖尿病,也是脂肪肝與胰臟炎高危險群(圖片來源:Getty)

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 易形成「脂肪肝」

除了肥胖、高血脂、酗酒之外,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見因素之一。正常運作時,胰島素可幫助人體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但當脂肪堆積過多,身體會出現「胰島素阻抗」,會讓細胞對胰島素的作用敏感度降低,使得葡萄糖不易進入細胞,患者的血糖與脂肪酸就會上升,導致脂肪更易堆積在肝臟,因而形成脂肪肝,也就是俗稱的「肝包油」。如此一來又會讓血糖更難控制,造成惡性循環。有40%~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的問題,但因爲沒有明顯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忽視之下恐造成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

延伸閱讀》BMI只有15竟仍有脂肪肝!2個大忌讓脂肪始終囤在肝

人體血糖過高、過低 都可能引發「心臟病」

此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至六倍;在未來十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更高達20%。而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與葡萄糖和蛋白質產生化學反應後,產生的糖化終產物有關。

當人體血糖過高,會使動脈壁蛋白糖化,血管壁易受損,加速斑塊沉澱於心臟冠狀動脈處,形成動脈硬化增厚,導致負責輸送血液到心臟肌肉的血管腔變窄,心肌無法充分獲得血液與氧氣,引發心臟病。而當人體血糖過低,為了維持大腦的葡萄糖供應,人體會刺激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分泌,來回應低血糖造成的生存壓力。長期下來,這些激素會使人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靜脈與動脈血管頻繁收縮,加重心臟負擔,也使得心臟病發作風險大增;對於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而言,也會讓心肌缺血更惡化。

延伸閱讀》台灣每8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醫:「腸泌素」少挨針、降心肌梗塞機率

血糖不穩是「血管性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而糖尿病是重要的腦血管風險因子之一,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無論是高血糖、低血糖、或血糖波動過大,都會提高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甚至進展成失智症。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5倍;糖化血色素每上升1%,就會造成認知功能的惡化,在許多糖尿病患者身上,都可觀察到腦部體積萎縮的現象。

由於大腦仰賴大量葡萄糖供給養分,因此經常低血糖的患者,認知能力會變差。而血糖過高則會出現胰島素阻抗,降低大腦血糖代謝的功效,造成異常的蛋白與類澱粉沉積,引起神經組織發炎病變,大幅提高失智症的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務必將血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避免波動過大;否則一旦出現失智症狀,記憶力減退可能忘記服藥或回診,都可能導致血糖失控,如此一來又會加劇神經功能的損傷,長期下來惡性循環,恐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延伸閱讀》你的失智風險是多少?一張圖看懂 0~80 歲該怎麼防失智

「要命」胰臟炎、胰臟癌 也跟血糖、糖尿病息息相關

當胰臟的消化酵素被不正常活化,處於發炎的狀態,就稱為胰臟炎,又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胰臟炎常見的成因包括酗酒,或膽管阻塞(膽結石或腫瘤),使胰臟消化液分泌受阻,胰臟組織受到傷害,可能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升高,85約8~9成的患者可自行痊癒,但10%~20%患者會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極高。慢性胰臟炎則是反覆發炎,引發胰臟纖維化所致。

當胰臟發炎導致胰臟內分泌功能受影響時,會降低胰島素與升糖素的分泌能力,還會出現難以控制的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罹患急性胰臟炎的機率較高,發生重症的風險也較高,而「血糖值大於200mg/dl」,亦被列為急性胰臟炎的嚴重度診斷項目之中,患者須多加留意。

胰臟癌雖然發生率不高,但早期徵兆不明顯,加上檢查不易,發現時大多已末期,因此預後極差、死亡率極高。研究發現,空腹血糖值與胰臟癌罹患率,也呈現高度相關;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或糖化血色素大於6.5%的糖尿病患者,於5年後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倍增;而糖尿病合併胰臟炎患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33.5倍。

延伸閱讀》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糖世代糖糖危機】
愛喝手搖杯!你是「糖世代」嗎?
恐怖真相!吃糖過量後遺症有這些
螞蟻人注意!一天能吃多少糖?
看更多「糖世代」專題內容
👉糖世代健康大調查 現在就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