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有血就應檢查 大腸癌篩檢陽性,罹癌風險高20倍

依國健署最新公布的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連續14年成為國人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不但是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人死亡率第3名的癌症。

「大腸癌是可以早發現而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台北慈濟醫院院長也是肝膽腸胃科專家趙有誠表示,台灣每年約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有超過5,000人因大腸癌死亡,「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篩檢陽性大腸癌風險高20倍 應做大腸鏡檢查確認

「糞便潛血檢查是有效的篩檢工具,」 趙有誠說,大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沒有症狀,但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找出疑似個案,篩檢查結果為陽性表示異常,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來確認。

他解釋,大腸癌的腫瘤或瘜肉會因糞便摩擦流血,血液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糞便潛血檢查可檢查出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因此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或大腸內有沒有瘜肉,而做糞便潛血檢查沒有飲食限制也不需要禁食,民眾從醫療院所拿回採檢盒,依書面說明,在糞便表面不同處刮取適當糞便放入專用採便管,盡速送回醫療院所即可,是安全、方便、有效的篩檢工具。

由於台灣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歲國人,每2年公費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依我國篩檢實證,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當然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但已經出血就是一個重要警訊,應趕快就醫進一步檢查,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2021年)大腸癌篩檢陽性的追蹤率下降6%,篩檢陽性但沒有進一步確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比一般人高20倍,死亡風險也會上升64%。」

(圖片來源 / 國民健康署)

台北榮總發展AI輔助偵測大腸癌

民眾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趕快到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是用於早期發現大腸癌病灶與早期處理的有用工具,」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表示,一旦檢查發現有瘜肉或病灶,可以馬上切除或取樣切片,台北榮總內視鏡團隊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努力多年研發的「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輔助大腸鏡檢查,除了可執行大腸瘜肉的偵測及辨別,還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大大提升內視鏡檢查品質,成為更有效偵測大腸癌的工具。

利用人工智慧來協助醫師以內視鏡檢查病患大腸疾病,是國際熱門研究主題,盧俊良說,過去人工智慧相關研究,主要是針對大腸瘜肉單一病灶的偵測辨識來發展,醫師在為病患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時,除了辨識瘜肉切除,也需要同時觀察病患是否有其他的大腸病變,儘管AI輔助診斷已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內視鏡的臨床輔助診療上,但大多只限於判斷瘜肉,無法即時偵測與辨認多重大腸病灶。

台北榮總的「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同時辨識瘜肉、憩室、盲腸,協助醫師判別大腸鏡檢查是否已經到達病患腸道最後最深的位置,以及找出大腸癌等多種病灶,「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以每秒30次的頻率,快速比對輔助醫師判讀病灶,相當於每名患者每秒鐘同時有30加1位醫師來進行內視鏡檢查診斷。」平均準確度達 90%以上,更可以進一步判斷瘜肉是否為可能轉變為惡性的腺瘤性瘜肉。台北榮總內視鏡團隊正對這套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更嚴謹臨床試驗,期待在最短時間內用於常規內視鏡檢查,嘉惠患者。

(排便習慣改變可能是大腸癌警訊。圖片來源:pexels)

8個警訊可能是大腸癌

無論有沒有2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一旦發現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請盡速就醫:

1.大便中有血

2.大便中有黏液

3.排便習慣改變,比如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

4.大便變細小

5.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6.體重減輕

7.貧血

8.腹部觸摸到腫塊(腫瘤較大時可以摸到)

賈淑麗說,上面的症狀不代表一定是大腸癌,但如果症狀持續超過兩星期以上,應立即請專科醫師檢查。

延伸閱讀:

一確診就是大腸癌第4期 漫畫家蕭言中奮力抗癌:感激老天給我重整人生的機會

發現自己有腸瘜肉 先問醫生這個問題

預防早發性大腸癌 哈佛研究:維生素D有幫助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