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看「紐約大都會台灣日」

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將在8月28日舉辦「台灣日」活動。紐約土生土長的筆者從小便是紐約大都會隊的死忠粉絲,然而比起對大都會隊的支持,我更關心台灣。已舉辦17屆的大都會台灣日,到底對台灣有什麼益處?8月6日,大都會隊舉辦了一場名為「中華文化之夜」的活動,時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共進行恫嚇台灣的軍演期間。而這屆大都會「中華文化之夜」發給球迷的紀念物是以五星旗做配色的棒球帽,鮮紅底色配上黃色的大都會logo,帽側還有一面中國國旗。這在美國引起了一些關注,如《華盛頓郵報》就有社論批評大都會隊與紐約華人圈一同與中國政府組織協辦了這個大都會「中華文化之夜」作為中國的大外宣。

當然大都會隊發送繡有中共國旗的帽子的這項舉動值得檢視,但從台灣的角度而言,更應該質疑的是台灣是否也應繼續與大都會隊配合舉辦「台灣日」?「台灣日」的功能是否具備實質效益來輔佐台灣的國際形象策略?

2021年的大都會「台灣日」、花旗球場大螢幕上播放蔡英文總統的談話影片,當場由駐美代表蕭美琴擔任開球嘉賓。這在台灣引起了一陣亢奮,許多台灣媒體都指稱其具有特殊的政治意涵,並強調民主進步的台灣與其他非民主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筆者認為若要持續將大都會「台灣日」與台灣的政治地位相連結,最好的方式不外乎是持續請到駐美最高層級官員(駐美代表)在「台灣日」上開球,這會讓台灣的官員有一個能接觸到美國的公眾平台,並且能清楚將「台灣日」與「中華文化之夜」區別開來。

然而今年不再同去年找駐美代表來開球,取而代之的是由棒球選手彭政閔。彭政閔在台灣雖然廣為人知,但就如同過去那些在大都會「台灣日」開球的台灣嘉賓,除了電影導演李安和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之外,美國大眾並不認識那些從台灣飛去的開球嘉賓。場邊觀眾只會專注吃他們的熱狗與享受啤酒、期盼球賽快快開打,他們不會因為看到一個他們不認識的開球嘉賓而感到興奮,這對台灣的曝光也沒有幫助。

其中一個極少被關注的看點是,大都會「台灣日」有一個合作夥伴「Give2Asia」,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慈善機構,主要作為美國捐助與亞洲慈善機構的中介聯繫,他們的功能之一在於將「台灣日」部分的收益捐贈給一些台灣的非政府機構及慈善團體。然而,在「Give2Asia」官網上,這些獲贈的台灣機構名單都被標示為「中國台灣」。筆者很驚訝台灣不但沒提出抗議,還繼續與之合作並接受它的捐獻。

另值得檢視之處是大都會台灣日賽程時間安排。由於「台灣日」比賽是紐約當地周日下午,台灣則已是深夜,這讓身在台灣的民眾很難一同相聚觀看公開轉播。此外,當天同時也有著另一場「世界少棒大賽」冠軍賽,台灣少棒一直都表現傑出,年年有出戰冠軍賽的可能,如果主辦單位能更細心一點考慮到這件事,或許能避免愛好棒球的台灣人必須要在這兩個撞期的活動上擇一。

正如台灣政府應該要拒絕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以表達對被排除在印太經濟框架之外的不滿,台灣大可不必急著想與中國友好的外國政府、國際組織、跨國企業或親中人士交好,以保留一點骨氣。

然而台灣卻選擇對於大都會隊在不久前與中國合辦了「中華文化之夜」視而不見,仍然對於大都會「台灣日」這樣的活動趨之若鶩,這或許能讓部分台灣媒體放大一些台灣人在國際能見度的小確幸,但對於台灣的國際尊嚴實在加不了分。(作者為美國共和黨前亞太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