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23年口蹄疫夢魘 台灣需組豬肉國家隊外銷百億商機

▲台灣豬肉肉質好、口感佳,早年享譽國際。(圖/財訊雙週刊)
▲台灣豬肉肉質好、口感佳,早年享譽國際。(圖/財訊雙週刊)

歷經23年的努力,6月16日台灣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審查通過成為非疫區,國內相關豬隻畜牧業歡欣鼓舞,但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仍有待時間和技術去克服。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家是口蹄疫的受災戶,這段回憶讓他在18日的行政院院會中數度哽咽,「歹勢(泣)!當時2萬5千多戶的養豬戶⋯⋯(泣),對不起,現在剩7千多戶,有1萬8千多戶不見了,我們家就是那一戶,1千7百億元的損失,我們家就貢獻了4百到5百萬元,四百到五百萬元對一個農民來講,他可能就站不起來,農民沒有資產那只能賣地⋯⋯。」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當時豬隻不能養,也賣不出去,但飼料錢還是要還,甚至得賣土地償還債務,直到陳主委從美國攻讀博士回來,與妻小縮衣節食,幫忙父親還債,這是歷經兩代23年的辛苦。」

非洲豬瘟 也被阻於境外

台灣曾是全球第2大豬肉出口國,1997年口蹄疫爆發後痛失國際市場,撲殺385萬頭豬隻,終於在23年後,16日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審查通過成為非疫區,與日本並列為亞洲唯二不施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由於落實嚴格邊境把關,也是亞洲唯二沒有非洲豬瘟的國家。

豬肉可以外銷了!為什麼特別值得期待?根據農委會統計,1996年,口蹄疫未爆發前豬隻在養頭數有1070萬頭,平均每兩個台灣人就養一頭豬,到去年只有551萬頭,等同直接腰斬;原有2萬5357戶養豬戶,去年只剩6759戶,少了近4分之3;1996年毛豬的產值達新台幣886億元,占當年農林漁牧總產值20%以上,是產值最高的單項農產品。

▲台灣豬肉深受日本人喜愛。(圖/財訊雙週刊)

單是在1996年外銷日本的豬肉價值就高達15億5120萬美元(換算當時幣值約6百億元台幣)。生鮮豬肉有40%外銷日本,成為最大宗的出口國,主因是長時間冷凍的豬肉會失水,影響口感,台灣離日本近,可以用冷藏賣到日本,與當地溫體豬的價格不相上下,深受日本人喜愛。

3年前拔針 就嗅到商機

返回榮景的期待轉化成商機。一位業內人士表示,3年前即將拔針之際,市場就出現許多收購豬舍的人,有趣的是,不只原本養豬相關產業,連紡織業、飯店業都跑來參一腳,在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時,收購腳步更盛,就是預期「健康的」豬肉價格會持續上揚,影響甚至超過10年。台北迪化街老店江記華隆也說,市場許多跡象顯示,豬肉價格定會上揚,屆時必會出現搶豬肉潮。

創立54年的台北伴手禮老店唯豐肉鬆,看好商機,一年前開始找廠房,這也是唯豐的第一間廠房,最後落腳深坑,今年農曆年前簽約,6月18日試產完成,22日新廠啟動,準備迎接新機會。

唯豐肉鬆第二代媳婦林詠涵表示,過去有南韓公司來洽談過肉乾外銷,都已經準備簽約,對方突然拋出由於台灣還是口蹄疫疫區,進口後的豬肉檢疫相關費用全由唯豐負責,「我算一算風險太大,食品類又有效期,被退回的貨可能過期限也是銷毀,乾脆不要。」不過林詠涵也說,從5月以來國外的詢問電話、郵件大增,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最近在與一家日本第2大量販店談合作的可能性。

▲台灣豬肉就算恢復出口,後續挑戰仍是重重挑戰。(圖/財訊雙週刊)

不過,從動物營養品跨入畜牧業、經營逾30年的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也直言,23年來失去的市場早已被其他國家填滿,像是日本早已大量採用來自丹麥的冷凍豬肉,就算恢復出口,既要符合農業法規,也要符合當地食品法規,後續挑戰重重。

現在只是「有機會拿到門票」,台灣23年來都在遵循國內遊戲規則,可是國際賽是國際規則。好比每個國家的限制條件不一,新加坡、馬來西亞由於自己沒有生產豬肉,對於外商持較開放態度,接受台灣送件申請,但是日本較嚴格,台灣雖沒有口蹄疫和非洲豬瘟,卻存有典型豬瘟,不符合送件資格。

再者,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表示,國際上許多農產品都是「政治問題」,需要國與國之間去談,國家的帶領力至關重要。吳季衡舉例,當世界上突然出現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國家通常是第一印象,當國家印象成功了,才會看各自品牌。比如日本和牛,聽到和牛想到日本,再有鹿兒島黑牛、小田牛、鳥取和牛、飛驒牛等;美國牛也是透過國家力量和行銷力,賣到全世界。

儘管台灣豬肉的口感、品質是全球數一數二,但在飼養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韓家寅說,台灣每隻母豬的平均年產量約只有15頭,歐洲國家如丹麥、荷蘭等約有32頭,台灣自然成本比他國高,問題點出在育種、疾病控制、畜舍設計等。

▲唯豐肉鬆第二代媳婦林詠涵看好豬肉外銷商機,近來積極籌備新廠。(圖/財訊雙週刊)

串聯產業 攜手打國際杯

生鮮豬肉的產銷路徑概分為養豬場、屠宰場、分切包裝廠、後加工、批發廠、零售店商、到消費者,延伸相關的產業有飼料廠、營養品廠等。吳季衡說,台灣偏小農制,產業分工細,過去在台灣各自競爭,但打國際杯必須聯手,如產銷履歷就須串聯上中下游,屠宰場須符合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制度(HACCP),而配合的屠宰場有跟著升級嗎?皆是決定能否出口的因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金城表示,政府的目標是4年內可以拚到每年有1百萬頭豬、等於4萬公噸可供外銷,換算可以增加1百億元的產值。為了不增加環境汙染,也不會再發新的豬場執照,但允許舊豬場改建升級。

至於業者建議設置「養豬專區」,黃金城說暫不考慮。那麼要如何在豬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增加產值?黃金城表示,必須改善育成率,希望可從如今一年母豬年產15.2頭,4年內提升到17.2頭,只是透過育種改變太漫長,先從飼養模式、環境改善,以一年增加0.5頭為目標。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豬肉市場,豬肉外銷商機有無限大的想像空間。可以確定的是,依照台灣現有條件,無法走大量大農模式,唯有朝精緻化、高值化發展才能殺出血路。但以前成功的條件不在了,要在最快時間搶回國際市占,台灣需要一個豬肉國家隊,攜手開疆闢土。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精誠用這3大策略進取全球 要挑戰千億市值!
看見新冠肺炎新解方 西門子曝台灣下個10年的大機會!
回應國安法實施 日媒:自民黨有意提案援助港人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大學畢業生 起薪站上29K 連九年成長
三倍券紙本上看1800萬份 加印耗1.5億
賠錢貨 最夯保單失能險恐再漲價
6月外匯存底 衝5,000億美元
經濟不均等 美國黑人白人失業率差距創5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