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雜訊》點出人類誤判陋習

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與麥肯錫資深合夥人奧莉維・席波尼合著,更是睽違十年集大成之作,書中點出人們都想準確「判斷」一件事情,卻忘了回虧思考「判斷本質」為何,並以法官判決過程與結果懸殊作為舉例,引導讀者思考。

判斷是在人們認為「應該」意見一致的時候。(圖/Pixabay)
判斷是在人們認為「應該」意見一致的時候。(圖/Pixabay)

天下文化出版的《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經典名言:「判斷」這個詞是大抵用在人們認為「應該」意見一致的時候,直搗核心的帶讀者反思再反思,能提高、放大自我的格局,從客觀角度去看待個人、組織的任何決策。書中也解釋「判斷」是假設如果判斷的人有足夠的能力,就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就概念而言,不得不承認「沒有人永遠能確定,一個判斷是否正確」,比如政策也可能受到「時空背景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決策。

「判斷」這件事情,總是出現在你我生活周遭,無論事情大或是小,無論它的先來後到,但什麼樣的時候才叫做「判斷」?什麼時候又是「決定」?什麼樣的事情又該是「常識」?而你認為的常識,是否是他人的「新知」,這本書籍就有這要的來回反思的魔力。前提是你要願意靜下來為自己反思與做功課。

書中概念判斷問題是介於事實與計算之間,且允許有限度的分歧。(圖/記者花芸曦製圖)
書中概念判斷問題是介於事實與計算之間,且允許有限度的分歧。(圖/記者花芸曦製圖)

筆者相當喜愛書中提到的概念:判斷問題是介於事實與計算之間,且允許有限度的分歧。為何是「有限度的分歧」?因為當一群人意見兩極或大致上可以區分成明顯不同意見時,此刻並不叫做判斷,而是「決定」。然而判斷之間,有多少成分的分歧可以被接受?又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且如前面所說永遠沒有正確答案,只能靠經驗

如果你會奢望世界上有標準答案,那麼去當機器人,也許會比較好過,但這是不可能的。「判斷」的難度,倒不只是「做判斷」,而是「判斷之後」為個人、為組織、甚至為周遭世界做起承擔與責任。儘管不盡理想,或並不完美

許多剛出社會的工作者,無法以全觀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組織,導致想更大範圍地去處理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務,並誤認自己有「自信」可以處理好,然而工作並非靠「自信」而是靠經驗,畢竟對陷入困境或局勢的事情,應能學會判斷,找出最適當的解方,而非「最正確」,而最適當又必須評估全局。

如要評估「為何我判斷不了」、「為何我的判斷老是與理想有落差」那麼很簡單,很簡單,就是「經驗不足。」但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又難以承認自己「經驗不足」,原因是過往從沒認真覺得自己哪裡失敗,缺乏承認不足的經驗,導致因無法判斷「我現在所放棄這件事情,是不是會讓我的人生陷入巨變?」、「我的人生會不會就此完蛋」。

因為經驗不足,以致於人們因為擔心,因此為自己做最壞打算,在心理學上這叫做「瓦倫達效應」。

職場新鮮人難以從組織角度出發,看待全局,只在意自己的表現。(圖/pixabay)
職場新鮮人難以從組織角度出發,看待全局,只在意自己的表現。(圖/pixabay)

此效應的來由是一名高空鋼索表演者瓦倫達,一生做過非常多次的表演,走鋼索的過程中他不會因為觀眾的掌聲或是驚呼受影響,只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但73歲那一年,他因為想為自己的一生留下特殊紀念,因此決定在波多黎各的兩棟20層樓高的大樓之間表演。

然而,他卻在這次表演中失足,氣絕身亡。

妻子事後受訪表示「我知道他一定會失敗的」因為表演之前,瓦倫達一直重複著「這次的表演很重要,我不能失敗」和之前成功的經驗不同在於過去他只專注在做好細節的過程,絕少考慮結果的成敗,但這次他只在意自己是否能成名。

若將焦點放在結果的成敗,忽略了過程的努力,則可能會讓人從鋼索跌下來。(圖/pixabay)
若將焦點放在結果的成敗,忽略了過程的努力,則可能會讓人從鋼索跌下來。(圖/pixabay)

後來心理學家便打這種因把精神耗費在擔心出現成功錯誤上,忽略努力過程的心態為「瓦倫達效應」。這樣的心態更影響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一兩次的判斷大概能被接受,因為能「允許有限度的誤差」,然而「限度」又是相當主觀的感覺,每個人的限度不同,每個團隊限度不一致,如何「判斷」讓自己在各式各樣的情境適應、適配,且能好好的發揮能力,是每個人都必須迫切重視的問題。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河南暴雨水淹幼兒園!校方開挖土機「孩子鏟上車斗」逃難
商務艙對國手多重要?顏行書一語道破:腳能伸直簡直是禮物
Line母公司基金投資台電子簽約技術企業1600萬美元
獨/那一天她逃離香港!反送中返台學生碰上疫情何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