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那麼酷的張照堂

2013年張照堂曾舉行《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首次大型回顧展。(本報資料照片)
2013年張照堂曾舉行《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首次大型回顧展。(本報資料照片)

一種冷冽與孤絕、虛無與遺世、寫實與抽象的表徵,是張照堂的影像基因,更尤其是其紀錄影片的核心構成之一(孫松榮,2017)。從1965年的「鄭桑溪/張照堂:現代攝影雙人展」開始,他的靜態攝影作品「直接而犀利擊中(詩人洛夫語)」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正好在那年出生的導演鍾孟宏於2021年獲頒楊士琪紀念獎時提到,張照堂是他最敬仰的影像工作者。關於張照堂的攝影,鍾孟宏(2013)說:「好的照片難以千言萬語的說它好,但是它卻可以穿透你的記憶,甚至變成你的夢境。」

但張照堂的職業生涯泰半是在電視台。從1968年進入中視到1996年離開超視,他攝製的電視紀錄片與專題報導數量龐大,主題涵蓋民俗生活、信仰、戲曲、民謠、地景、藝術、產業與人物等等。影像研究學者郭力昕(2017)指出,張照堂這段期間的紀錄影像如《大甲媽祖回娘家,1975》、《再見.洪通,1978》、《王船祭典,1979》、《古厝,1980》等等,當時皆是具有開創性的影像藝術作品,即便是在戒嚴時期被嚴格要求「無害」的電視報導作品中,他也不落入公式俗套,力求試驗新的影音表現手法。條件再怎麼侷促,張照堂似乎也要最低限度地呼應他在65年展覽的邀請卡上,引自詹姆士·狄恩的那句話:「我寧可讓人家噓我,我不要讓人家打呵欠。」

電影學者孫松榮(2017)認為這些浸潤於原鄉想像與鄉土情懷的紀錄影片,「其重要性與啟示性可謂是新電影的開創者、形塑在地性的催生者,甚至精神結構的源頭。」他舉出侯孝賢的重要作品《戀戀風塵》如何與張照堂、雷驤、杜可風及阮義忠合力製作的礦工紀錄影片《礦之旅》相遇。在這部觸及認同、記憶與意識的新電影傑作裡,侯孝賢讓主角不經意看到電視裡播放《礦之旅》中工人深入地層採礦的艱辛畫面,結果喚醒主角兒時驚恐的礦災記憶。孫松榮因而進一步指出,在重重表達限制中,張照堂深度參與的紀錄影片「賦予了新電影重回不可重回、想像不可想像,以及再現不可再現的歷史現場。」

張照堂的魅力滲入電影界,幾位導演為之嚮往,邀他掌鏡,正好在幾個面向彰顯了他的影像風格。唐書璇的《再見中國》(1973)與邱剛健的《唐朝綺麗男》(1985)看重張氏風格中的疏離與悍逆,兩位新電影導演曾壯祥的《殺夫》(1984)及柯一正的《我們的天空》(1986)則著眼於張照堂抓拍日常的獨特美感。後一個面向——孫松榮(2017)認為,進一步擴展了新電影寫實主義的風格向度。

張照堂獨特的影像基因植入紀實的敘事錄影,讓1970至80年代中的紀錄影片產生冷洌疏離的時間感與空間感,「超越現實的現代性詩意油然而生(王亞維,2017)」同時間張照堂大量聆聽西方的搖滾樂、民謠與前衛音樂,並在剪輯影片時實驗性地配入,常使作品辯證出耐人尋味的精神性。以張照堂在70年代初發表於〈音樂與音響〉雜誌的多篇關於美國搖滾樂與民謠的深度評介,當時他對西方現代音樂的品味能力,臺灣少有人能及。

理解搖滾樂如何從傳統音樂發展出對話性的當代形式,使他在工作中能以現代主義的眼光凝視民俗、民謠及民間藝術。1986年,張照堂選用閩南語歌手蔡振南、方瑞娥、陳芬蘭、陳冠華及客語歌手吳盛智等人的歌曲,做為雲門舞集舞作《我的鄉愁,我的歌》的音樂主體,驚豔文化界,為90年代的新台語歌運動預立了基樁。

解嚴後,張照堂關注原不可談的歷史社會議題,大膽越過輿論的邊界,觸及原住民、二二八、都市違建、愛滋病、軍中人權、尹清楓案等等。關於張照堂的解嚴後作品,郭力昕(2017)提醒我們,可貴之處更在於「誠實的面對自己曾經的失誤或『遺憾』,甚至恐懼、遲疑,並且在自覺與自我再教育後,更勇敢、更有決心的往前走……。」

90年代,張照堂帶領曹文傑、蔡崇隆等新銳紀錄片工作者攝製的《調查報告》和《生命告白》系列作品,奠定且更新了台灣現代紀錄片的形貌。在長達三十年的歷程中,張照堂帶著自由、前衛的實驗精神,貼地實踐,一年一年地擴大紀錄片的藝術與意義範疇。

1997年,張照堂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以其影像觀點與豐富經驗,培育出眾多優秀學生,如莊益增(《無米樂》導演)、楊力州(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吳耀東(山形影展小川紳介獎得主)、黃信堯(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莊益增受益於張照堂的品味;黃信堯(2010)回顧南藝時期,特別指出他在影像敘事的風格上深受張照堂影響。

張照堂尚有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彙編、出版台灣攝影史料。其中最重要是1988年出版的兩大冊《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系統性地介紹、評析三十多位前輩攝影家,為台灣的寫實攝影歷史,構建譜系;另一個是兩套分別發行於1989年與96年、共13本的〈台灣攝影家群象〉,則介紹了台灣不同世代的攝影創作者。這兩套叢書突出了台灣前輩與新銳攝影家的成就,極富立體性地再現了台灣攝影史。

集攝影家、紀錄片導演、劇情片攝影師、音樂評論者、音像教育者及攝影史編撰者於一身的張照堂是永遠的前衛派,但絕不孤高自賞。任條件殊異,他總是把自己放在影像創作的前沿地帶,與各個時期的優秀藝術工作者合作,為台灣紀錄了時代的面貌、人文精神以及社會的變遷,其貢獻之多重、影響之深遠,足膺此殊榮。

(註:本文參考〈歲月/書寫〉,2013及〈歲月.定格--張照堂〉,2017,臺北市立美術館;感謝吳文睿提供訪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