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自然 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

策展人胡哲明博士為來賓導覽解說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
策展人胡哲明博士為來賓導覽解說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
 國資圖首次將珍稀館藏蘭譜公開展出
國資圖首次將珍稀館藏蘭譜公開展出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自即日起至2022年3月6日推出「繪自然 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將十九世紀以來,從科學繪圖的介紹與發展史開始,逐步進入到博物學家和自然觀察者所記錄的臺灣生物、生態等,透過科學插畫的呈現,帶領觀眾一覽自然史之美。

文化部蕭宗煌政務次長表示,文化部自2017年起透過行政院前膽計劃進行「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建置,並進行「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MLA指的是一套館舍運作的體系,強調博物館(Museums)、圖書館(Libraries)與檔案館(Archives)如何從原有保存、傳承、推廣世代記憶的使命與專業,進一步就其功能及工作方法與學校、社區、文史單位等合作,創造更多效應,展覽由博物館與圖書館共同合作辦理就是最佳首例示範。

策展人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胡哲明所長以專家角度說明:自然觀察的記錄,始於洞穴壁畫,即便沒有文字描述,仍然可以栩栩如生的重現自然。在文字發明以後,人們在書籍文章中以文字進行各種描述,但不管是記錄、表達、或是科學分析,也無法取代繪圖的一目瞭然。藉由觀察自然,對動物、植物、地形地貌,甚或人文采風所進行的繪圖記錄,也逐漸的發展成兼具專業與美感的科學繪圖。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劉仲成館長表示,相較於之前展出,更著重於科學繪圖與學術書籍的關係。透過科學插畫的呈現,展示各類書籍、畫稿,展品包括從書籍中抽取出來圖片、解說插圖與當代創作等。國資圖原為日據時代的所創設的「臺中州立圖書館」,典藏之日文舊籍約有 23,276 冊,為戰後保存最完整之州立圖書館。日治之初,日人學者專家即紛紛前來臺灣從事各種調查研究,包括植物的學術調查研究,特別規劃展出圖資圖珍稀館藏《蘭譜》,作者川澄理三郎,於1896年奉派來臺並擔任隨軍攝影師,醉心於蘭的研究,其作畫採色工筆畫法,十分逼真傳神。館藏之《蘭譜》內容收錄93幅工筆畫作,書頁中有「臺中州立圖書館藏」鈐印於左下角空白處;希望以書為紐帶,透過展覽豐富民眾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