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東南亞對付北京 新加坡籲華盛頓調整心態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二 (8月3日)宣布啟動與印度尼西亞的「戰略對話」,華盛頓方面表示,兩國承諾在包括捍衛南海航行自由等問題上進行合作。

美國國務院說,布林肯和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馬蘇迪 (Retno Marsudi)在華盛頓會晤時還承諾共同對付新冠肺炎和氣候危機,並促進雙邊貿易和經濟關系。

印度尼西亞是有10個成員的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最大的國家和經濟體,華盛頓認為這個集團是抵制中國在亞洲擴張影響力的關鍵。

雙方在2015年同意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但布林肯在與馬蘇迪站在一起時告訴記者,對話現在才真正開始。

他說:「印度尼西亞是美國強有力的民主伙伴;我們在許多不同的方面進行合作。」他補充說,華盛頓贊賞雅加達在東盟內發出的強烈聲音。

馬蘇迪告訴布林肯,與印度尼西亞的強有力的伙伴關系將是「美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參與的關鍵資產」。她說,美國是東盟實施其印太前景的重要伙伴之一。

美國國務院關於這次會議的聲明說,雙邊討論合作對抗新冠疫情。布林肯指出,華盛頓已經向印度尼西亞捐贈了800萬劑疫苗,兩國還在氧氣和治療方面開展合作。

聲明說,馬蘇迪和布林肯還「表達了對海上安全的共同看法」,並承諾「捍衛南海的航行自由,並繼續在網絡安全和預防網絡犯罪方面進行合作」。

聲明說,布林肯贊揚了印度尼西亞支持阿富汗和平談判的努力,並強調了使東盟成員國緬甸重新走上民主道路的重要性。

關於氣候問題,聲明說雙方「討論了印度尼西亞提高其氣候目標的機會」,但沒有詳細說明內容。

這次會談是在布林肯參加與東盟的線上會議之前舉行的,東盟的幾個成員國在南海與中國有競爭性的主張。北京認為幾乎所有該地區的戰略水道都是自己的,並在那裡展現武力。

布林肯正在參加東盟的一周會議,努力表明美國認真對待與東南亞合作以反擊中國的努力。

美再出動副總統訪星越

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美國副總統哈裡斯 (又譯:賀錦麗) 在本月訪問越南和新加坡期間,將重點關注捍衛南海的國際規則,加強美國的地區領導地位,並擴大安全合作。

哈裡斯將是第一位訪問越南的美國副總統。華盛頓正在尋求加強國際支持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

這位美國官員說,鑑於這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經濟規模、貿易關系以及在中國幾乎全部聲稱擁有的南海等問題上的安全伙伴關系,華盛頓將這兩個國家視為重要的合作伙伴。

越南一直是中國南海主張的強烈反對者。面對中國對水道的軍事化及其龐大的海岸警衛隊和捕魚船隊,該地區的國家基本上歡迎美國在那裡的軍事存在。

這位白宮官員說:「我們不希望看到任何國家主宰該地區或利用權力狀況損害其他國家的主權。」

哈裡斯將強調,南海應該有貿易的自由通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不尊重其他國家的權利。

美國海軍在南海和台灣附近一直保持著穩定的航行自由行動模式,但這些行動似乎對阻止北京方面沒有什麼作用。

哈裡斯此行是繼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上周訪問河內之後的又一次訪問,他在河內尋求推動穩步深化的安全關系。

這位白宮官員說,新冠疫情、疫苗接種和疫苗的質量也將是哈裡斯的首要任務。上個月,華盛頓向越南運送了300萬劑莫德納疫苗,使向河內的捐贈總額達到500萬。

新加坡幫美中沖突「踩煞車」

就在美國積極行動以透過東盟介入亞洲事務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月2日警告美國不要積極挑戰中國,說華盛頓越來越強硬的觀點可能「非常危險」。

他說,美國已經從與中國進行良性競爭的方式轉變為美國「必須以某種方式獲勝 」的觀點。

他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說:「今天在一件事上有(美國)兩黨的共識,那就是與中國的關系,但他們的立場是采取強硬路線。而我不確定這是正確的共識...我不知道美國人是否意識到,如果他們決定中國是一個敵人,他們將面對一個多麼強大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對兩者說,暫停一下,在你快進之前仔細想想,這非常危險...美國和中國努力與對方接觸以避免沖突是至關重要的,這對雙方和世界都是災難性的。」

被視為對兩國領導層有深刻見解的李顯龍說,華盛頓對中國的強硬看法也成為北京認為美國不能被信任,並想阻止其崛起的信念。

李顯龍批評拜登政府3月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與中國舉行的首次高級別雙邊會議上表現出的強硬態度。他說:「現實是雙方都不能把另一方放倒。」但李顯龍對拜登政府在其前任特朗普政府的破壞性做法之後回歸「更符合常規」的外交政策表示歡呼。

他也提到,台灣是一個特別的潛在沖突爆發點。他在談到北京時說,「我不認為他們想采取入侵台灣這樣的單邊行動。但我認為有一種危險,這種危險是大規模的誤判。」

他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上周在新加坡的評論表示贊賞,他警告不要對台灣局勢的現狀進行任何改變,並說:「我認為,如果這種謹慎的立場得到明確和一貫的維護,那麼我們就能夠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路透社、法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