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音》日本時代以前台灣已經廣泛種植「栗子樹」?!

翁佳音》日本時代以前台灣已經廣泛種植「栗子樹」?!
翁佳音》日本時代以前台灣已經廣泛種植「栗子樹」?!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下午要上課,臨時匆忙寫一段如何解讀史料展示學生:用老番這類陳腐舊派方法,還是可弄出臺灣史的新風景出來,這新面貌,保證看過的人少。

最近老番病房陪病緊張之餘,只好偷閒看臺灣歷史外語文獻解壓,其中看到德語的kastanien通常都被翻譯為「栗子樹」,老番所謂的陳腐舊派方法,就是要學生儘可能想日本時代以前臺灣是否有廣泛種植該樹?

不少傳統臺灣人是有吃栗子的(栗子雞la̍t-chí-ke!),但清代方志少提此樹。若我們回去看荷語資料的《熱蘭遮城日誌》,是有從中國進口栗子的。不過,有趣的是荷蘭時代後半段一直在大高雄地區砍伐carstanjebomen,當屋、船用的硬木材料。這樣一看,當然不是吃的栗子樹,而是臺灣鼎鼎大名的校栗、猴栗或交力,甚至是柯等樹,哇,採伐地點還若隱若現。

老番病房陪病在想此事時,剛好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出版社的管家老同學洪美華「冒險」來病房探慰我們夫妻,我稍微跟她講學問也可解壓。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作品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