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艦長憶「大漢」 難忘艦上官兵同舟共濟

記者孫建屏/專訪

曾任大漢軍艦第十六任艦長的詹英棋回憶,因為艦上官兵戮力以赴,同舟共濟,在他2年多的艦長任期中,與官兵執行過臺北港未啟用時的意外艦艇拖帶、漢光19號演習靶船拖帶,以及潛艦戰雷的拖帶等,都能順利圓滿達成,讓他為昔日同船共渡的袍澤們引以為傲。

詹英棋表示,他在民國91年8月至93年10月任職大漢軍艦艦長,有3次任務值得一提,第一是為了拖救一艘俥葉損壞的海軍測量艇,他與官兵從基隆港出發,將大漢軍艦安全的航抵尚在興建中的臺北港,與該測量艇完成接拖後返航維修。

由於當時臺北港連外防波堤都還在蓋,也沒有海圖,港內水深、礙航設施都必須重新研究,詹英棋說,大漢軍艦在沒有任何艦艇的輔助下,單艦執行拖帶,是一次相當特殊的任務。

民國92年9月的漢光19號演習「三軍聯合攻擊演練」,大漢軍艦執行兩艘陽字號靶船的拖帶,也令詹英棋印象深刻。他指出,因為從左營拖帶大型靶船到宜蘭,期間歷經3次預演、颱風的逼近,海軍參演艦艇須各自返港防颱再回現場,前後來回5、6趟的航行,並須調整靶船位置,箇中甘苦,至今難以忘懷。

「大漢軍艦舷號應該叫『SS-553』,因為她拖帶過戰雷,艦艉曾經裝過戰雷。」曾任海龍軍艦艦長的詹英棋表示,因為漢光19號演訓意外,潛艦發射未爆的戰雷出現在宜蘭利澤簡海灘,最後由大漢軍艦利用夜暗將它拖帶走,安全回收;更難得的是,全艦弟兄以完美的保密素養,未向外界透露任何一絲訊息,讓戰雷拖帶不受干擾,事件順利平息。

在海軍建案建造新型救難艦之際,詹英棋希望新ATF的規劃,能兼顧軍民艦船搜救、拖帶的需求和功能,「因為臺灣沒有辦法分前線、後方,所有的船如果萬一在海上出事,海軍都有責任去拖帶」,並可進一步執行國外艦船的人道救援,彰顯我海軍忠義軍風。

大漢軍艦第十六任艦長詹英棋難忘與官兵在海上同甘共苦歲月,圓滿完成艦艇、潛艦戰雷等拖帶任務。(記者孫建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