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甲無血色、濃密腳毛變稀疏、摸不到腳動脈,小心這個毛病找上你

下肢動脈阻塞俗稱「腳中風」,台灣盛行率達 15.6~32%,初期典型症狀為腳痛、腳麻、走不遠,但不少熟齡族認為是身體機能退化而未及早就醫。如何區分是下肢動脈阻塞還是老化?醫師表示,血管阻塞後下肢血流量變小,營養不足將導致腳指甲不健康、腳毛脫落,阻塞嚴重時甚至摸不到腳脈搏。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健康血管內壁平滑,但隨著年歲增長、生活與飲食型態,血管可能發生阻塞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全身血管都可能發生阻塞,發生於肢體血管的阻塞稱為「周邊動脈阻塞」,好發於下肢,當下肢動脈阻塞,將影響腳部功能,如果沒有及早發現積極處理,可能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最嚴重則面臨截肢。

腳麻腳痛、間歇性跛行 是下肢動脈阻塞的前兆

陳沂名表示,下肢動脈阻塞的患者,腿部血管阻塞程度會隨著疾病進程加劇,患者在前期並不會有任何症狀,但慢慢的患者將出現腳痛、腳麻及「間歇性跛行」的症狀,走路5分鐘、10分鐘或100公尺、200公尺後,因腿部肌肉缺血而發生疼痛,但休息後就恢復正常,「間歇性跛行是很初期的症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因為常被認為是上了年紀身體機能退化。」

長期缺血後,營養不良導致腳指甲不健康,腳指甲按下去沒有血色,甚至腳指甲不再平滑、容易碎裂,有些患者以為自己得了灰指甲;原本腳毛濃密的患者也會出現腳毛脫落變得稀疏的現象。再下來因為下肢血流量非常少,患者小腿到腳掌可能出現缺血性疼痛。

如果本來阻塞70%~80%,瞬間阻塞100%,「這個叫急性發作,」陳沂名說,急性發作時症狀來勢兇猛,突發性大疼痛、腳部突然喪失感覺沒辦法動,摸不到腳脈搏,反而容易及早發現,「尤其摸不到腳動脈是很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進一步補充說明,周邊動脈阻塞疾在醫學上依Fontaine分級(Fontaine Classification)分為4等級:

• 第1級患者症狀輕微,多為腳部冰冷或出現腳麻,但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出現。

• 第2級患者腿部動脈阻塞,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

• 第3級患者阻塞嚴重,腿部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仍會疼痛。

• 第4級動脈幾乎完全阻塞,腿部出現壞死或壞疽的現象。

下肢動脈阻塞好發5族群

陳沂名表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在台盛行率高達 15.6~32%,好發於5個族群:

1. 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器官退化,好發於50歲以上。

2. 抽菸族群:抽菸者將增加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臨床上超過4~5成患者有抽菸習慣。

3. 糖尿病患者:高達8成的糖尿病患者罹患周邊動脈阻塞,須隨時注意末梢組織的變化,經常監控自己的身體狀況。

4. 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不全等。

5. 男性:男女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的比例約 2:1,男性發生的機率較女性高。

但平日身體健康的熟齡族群也要留意,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有40~50%的病人沒有臨床症狀,或初期症狀輕微,以致患者常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延誤就醫。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避免截肢風險

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是長期生活習慣與慢性病累積造成的血管疾病,如果已經出現症狀,還不嚴重時,可靠改變生活型態比如飲食調整、戒菸、運動等來改善膽固醇與高血壓等危險因子,以及利用血管擴張劑、抗血小板劑或抗凝血劑進行藥物治療;阻塞嚴重就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分傳統血管繞手術與微創手術。

血管繞道手術(Bypass surgery):取下一段病患的靜脈或是用人工血管嫁接於血管上游和血管下游健康的部位,讓血流可以繞道跨過狹窄阻塞的地方恢復遠端的血流供應。優點是再阻塞機率較低、可用於有多處狹窄或阻塞病灶過長的病患,缺點是須全身麻醉,侵入性及麻醉風險較高,住院天數較多、復原時間較久。

微創手術:最常見的有氣球導管擴張術,利用氣球導管將硬化的膽固醇斑塊壓扁而擴大血管管徑,然而當斑塊太硬或阻塞程度太高時,其效果有限,可搭配斑塊旋切術移除斑塊後,再進行擴張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假使氣球導管撐過之後,管徑依舊狹小,必要時會再放入金屬支架以維持血流。優點是較短的復原時間、住院天數、不需全身麻醉、在診斷同時可做治療;缺點是有再阻塞的機會、不適用多處狹窄或阻塞病灶過長之病人,依健保給付規,範治療費用較高。

陳沂名說,上了年紀腳不舒服,原因不外3個,一是血管問題,二是神經問題,三是肌肉骨骼問題,神經問題找神經科,肌肉骨頭問題找復健科或骨科,血管問題找心臟外科,他提醒「民眾不會判斷沒關係,先掛其中一科,醫生會協助找出問題轉到正確的科別進一步診治,總之,不要自己盲猜或瞎猜。」

延伸閱讀:

腳麻怎麼辦?為什麼會腳麻?腳麻警訊、2運動改善腳麻

寒冬慎防急性腳中風,嚴重恐截肢 心房顫動患者尤須注意

腳麻背後竟隱藏多種疾病! 足踝名醫朱家宏:不能用血路不通就帶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