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慈院提醒 善用乳房檢查利器及早揪出病灶

乳房攝影檢查前,由護理師進行衛教,告知受檢者注意事項。
乳房攝影檢查前,由護理師進行衛教,告知受檢者注意事項。

臺北慈濟醫院致力推廣乳癌篩檢,依癌症中心申報數據顯示,二○二○年共完成五千五百六十四件乳癌篩檢,五百三十三人為陽性,五百一十人已結案,二十三人持續追蹤中;確診乳癌為四十六人,確診率近百分之九。

家住新北市的羅小姐,家族有人罹患乳癌,因此會留意相關訊息,得知四十五歲以上的女性可進行免費乳癌篩檢,便攜帶健保卡來到鄰近的臺北慈濟醫院,由服務臺轉介到四癌篩檢站櫃臺,櫃臺人員確認羅小姐在兩年內未曾受檢,是初次做乳房攝影後,請她至婦女保健中心等候檢查。

護理師會先衛教,向羅小姐說明進入放射室前需去除腰部以上的服飾及飾品,並詢問:「您身上有塗抹痱子粉、止汗劑或護膚霜嗎?如果有的話可能造成殘影,會影響醫師判讀。」接著確認羅小姐的生理週期,「若為月經前一週左右,體內的荷爾蒙(雌性激素)在這段期間會達到最高峰,造成乳腺管擴張,乳房也會比較脹痛,檢查過程可能會更不舒服喔!」另外,也問及是否曾接受過乳房或乳房整形手術、有無懷孕計畫等問題,若乳房有開過刀,會有乳腺結構扭曲的情形,易使醫師誤判是因長了腫瘤而造成的纖維化反應。

乳房攝影會取正面及側面兩個角度,左右兩側乳房各照兩張 X 光片,整個過程皆由專業的女性放射師來操作。通常病人會提出「是不是很痛?」、「輻射量對人體會有害嗎?」等疑慮,為避免病人過度擔憂,放射師會在施行前詳細說明擠壓乳房的必要性,解釋壓迫的動作是為了讓所有的乳腺組織排列整齊不重疊、完整顯示在 X 光數位影像上,讓放射診斷科醫師能看清楚問題點,避免微小的病變被過厚的組織掩蓋,同時也能減少輻射的暴露。

在護理師的引導下,受檢者會先填寫國民健康署婦女乳房 X 光攝影檢查表,以確保符合檢查條件。
在護理師的引導下,受檢者會先填寫國民健康署婦女乳房 X 光攝影檢查表,以確保符合檢查條件。

初次做乳房攝影,羅小姐還是有些害怕,問道:「請問大概要夾多久呢?」「每次擠壓的時間約十秒,會有電腦控制壓力係數,但每個人的耐痛度不同,或多或少會有不舒服、痠痛的感覺,建議放鬆,呼吸不要太大,稍微閉氣,避免移動造成影像模糊。」放射師一邊回覆,一邊幫她調整適合的姿勢,讓乳房托放在偵測板和壓迫板兩片壓克力板之間,「有任何問題請馬上跟我反應,我會盡量幫妳找較合適的角度。」在羅小姐耐心配合放射師的指示下,檢查順利完成,時間約十五至二十分鐘。

之後,影像會由放射診斷科醫師判讀,並依美國放射科醫學會 (ACR) 公布的乳房影像報告暨資料分析系統(Breast Image Reporting and Dataanalyzing System,簡稱 BI-RADS)撰寫乳房攝影結果報告,大致分為:第一級正常 (normal)、第二級良性 (benign)、第三級可能良性 (probably benign)、第四級懷疑 (suspicious)、第五級極可能是惡性、第六級切片證實為惡性。若結果為第一、二、三等級時,民眾可先放心,但仍要記得定期追蹤,若是第四和五等級則代表有惡性的疑慮,必須立刻切片,依醫師評斷是否需進行開刀,避免延遲後續治療。

三天後,羅小姐接獲通知,其乳房有個一公分的腫塊合併微細鈣化,建議掛外科門診做進一步診察。診間內,外科醫師幫羅小姐排乳房超音波來確認病灶為良性或惡性。

「請問乳房超音波跟乳房 X 光攝影有何不同呢?」羅小姐問道。

為避免受檢者過度擔憂,放射師會在施行前進行說明,提醒過程可能會有些許不適,有任何問題皆可現場提出。
為避免受檢者過度擔憂,放射師會在施行前進行說明,提醒過程可能會有些許不適,有任何問題皆可現場提出。

三種乳房攝影工具:乳房 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核磁共振

外科醫師向羅小姐說明,乳房攝影工具可分為乳房 X 光攝影、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核磁共振三種。乳房 X 光攝影適用於辨識乳癌原位癌的微小鈣化點(Micro-calcification) 以及乳腺結構的不對稱或扭曲;而乳房超音波則用來檢查是否有腫塊形成,適用於乳房較緻密或年紀小於四十歲的病人,或經乳房攝影檢查發現有疑似病灶者使用。而當病人乳房內有植入物,或經乳房攝影跟乳房超音波檢查,都發現有疑似且非典型的惡性腫瘤時,乳房核磁共振可作為第三項檢查工具。而後幫她開立乳房超音波切片檢查單。

放射診斷科呂佳虹醫師說明:「當乳房發現有可疑微鈣化或腫塊時,需藉由乳房超音波攝影定位作病理切片的依據。」病人經局部麻醉後,放射診斷科醫師會在病人乳房肌膚上切一個約零點五公分的傷口,再藉由超音波的導引進行皮下穿刺:將指引針具置入乳房組織內的病灶處並固定,抽取約三至四條樣本 ( 每一條約兩公分長 )。切片完成後局部止血,全程約二十分鐘。而後,樣本會被送到病理科化驗。

經乳房超音波切片,羅小姐確診罹患乳房原位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無腫瘤生成,再經外科醫師執行手術,病灶已完整清除,後續追蹤也無淋巴結轉移,順利完成治療,目前定期追蹤中。

呂佳虹醫師說到,近年來,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乳房攝影篩檢,免費補助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婦女,以及有乳癌家族史(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等曾經罹患乳癌)的四十歲到四十四歲的婦女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篩檢費用,鼓勵女性朋友把握機會,及早接受篩檢,及早發現、早期治療。

結束乳房攝影,影像會交由放射診斷科醫師進行判讀並撰寫乳房攝影結果報告,提供外科醫師作為後續治療的依據。圖為呂佳虹醫師。
結束乳房攝影,影像會交由放射診斷科醫師進行判讀並撰寫乳房攝影結果報告,提供外科醫師作為後續治療的依據。圖為呂佳虹醫師。

撰文/許嫚真;攝影/盧義泓

本文為「人醫心傳」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