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會是拜登政府手中的一張牌?

President Joe Biden speaks during a virtual meeting with Ireland's Prime Minister Micheal Martin on St. Patrick's Day, in the Oval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Wednesday, March 17, 2021, in Washington. (AP Photo/Andrew Harnik)
圖片來源:AP

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川普為抬高選情,大玩「台灣牌」,當他落選後,也讓民進黨政府被認為「選錯邊」;美國大選後,本以為台灣能就此脫離中美對抗的困境;但好景不長,當拜登開始啓動美國「抗中」的列車後,台灣還是免不了被拖著走。

選後美國社會的「反中」氣氛驅之不散。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3月4日做的最新報告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近五成的人認為制約中國的影響力與實力,應是美國的頭號外交政策目標。

民調數字不是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但一般認為,拜登不會改變前任川普政府留下的遏制中共政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的首場外交政策演說,就把因應中國挑戰列入8大優先工作之一。2021年3月3日白宮公布的《臨時國安戰略指南》,宣稱中共係唯一有潛力結合經濟、外交、軍事與科技能力,對開放穩定國際體系形成挑戰之競爭者,俄羅斯還位居其後。這份文件強調,美國將支持台灣,認為台灣是民主領導國家,且與美國長久承諾一致,係美國重要經濟與安全夥伴。

因此,拜登政府不會輕易放棄「台灣牌」。第一,拜登強調民主價值,台灣在這方面具有典範的作用。拜登選前曾投書海外華文媒體,稱許台灣是居領先地位的民主政體,是美國「最親近的夥伴關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月10日首次出席國會聽證會,承諾將邀請台灣參與拜登預定今年底舉行的「民主高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

第二,中共對台武嚇提供美國軍事介入,以及結合盟國共組抗中陣線的「正當性」。在拜登眼裡,台灣是「朋友」,日韓是「盟友」,雖是親疏有別,但美國對台灣的安全保證,可以看成是美國協防日韓的試金石。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3月9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提出警訊表示,中國很可能會在6年內攻打台灣,並企圖在亞洲地區取代美國影響力。對戴維森的說法,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反應指出:「美國一些人不斷借台灣問題渲染『中國軍事威脅』,實際上是為自身增加軍費、擴張軍力等找藉口。」

第三,布林肯把中美關係區分為三個面相:一是「對立面」,包括意識形態、人權、軍事與安全;二是「競爭面」,包括科技、經濟貿易和國際合作夥伴;三是「合作面」,包括疫情防控、氣候暖化及共同維護國際組織。在川普執政時期,中美關係不談合作,只有競爭和對立。拜登上台後,強調雙方存在合作的關係。因此,我們不排除美國會運用「台灣問題」,換取中共在中美合作事項做出讓步的可能性。

1979年1月1日卡特(Jimmy Carter)政府背棄台灣與中共建交,就是基於「聯中抗蘇」的戰略考量。川普升高台美關係,同樣是以美國的利益為出發點。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任職白宮國安會中國及台灣事務顧問的麥艾文〈Evan Medeiros〉,在接受英國BBC專訪時表示,川普上任頭三年,在「台灣問題」毫無作為,他並不在乎台灣。等到2020年1月,中美簽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川普告訴他的團隊,「對台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認為川普政府此時對中共已無所求,但對台灣釋出的善意,未免太晚了!

中共視「台灣問題」為內政事務,不容外力干預,但卻認為要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先做好對美工作。因此,中共才會捨近求遠,以「外國」作為處理「內政」的對象。例如,中共外長王毅日前在「兩會」記者會上,被問到如何看待美國的對台政策時,提出了三點主張,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第二點,即「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大勢所趨,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不會改變,也不可能改變。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其實無論是「台獨」或「統一」,這是兩岸自身面臨的問題。以「台獨」為例,連川普政府都不會逾越這條紅線,因為那會冒中美戰爭的危險;拜登政府也不會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至於「統一」的問題,中共訴求的對象也應該是台灣,尤其是要讓台灣人民對「統一」的利益有感。試想,當兩岸關係到達「心靈契合」的地步時,「統一」已是水到渠成,還需要擔心「外力干預」嗎?

我想中共認為拜登政府不可能放棄台灣這張牌,故把美國視為解決「台灣問題」訴求的對象。北京拒絕與台北執政當局對話,其實就是坐視美國在兩岸關係扮演「球員兼裁判」的角色。

當拜登政府主管印太事務的康貝爾(Kurt Campbell),提出美國期待兩岸恢復對話的說法時,我認為這是兩岸中國人解決自己問題的機會。蔡英文總統表示:「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台灣願在對等尊嚴原則下,促成有意義對話」。

蔡總統不是首次表達與對岸復談的期盼,但此時此刻的意義大為不同。台灣日前一項民調顯示,有78.5%的受訪者贊成蔡總統的看法。但大陸方面仍堅持,兩岸對話不能繞過九二共識。康貝爾表示美國沒有能力推動兩岸復談,如果美國無意介入,兩岸要打破僵局恢復對話的可能性很小。

要避免兩岸「僵局」升高為「危局」,在台灣被迫「出局」的情況下,只有看中美如何打手中這張「台灣牌」。中國大陸學者強調,現在與小布希時期不同,處理「台灣問題」已不存在「中美共管」的條件。然而,一旦台海緊張情勢升高,如何進行危機控管,這是大家關切的問題。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