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計畫新包裝、大學淪職訓所 教育部細說新方向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

教育部在4日下午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但有平面媒體評論,這是將舊計畫重新包裝,以及大學淪職業訓練所,關於這兩項批評,教育部發布新聞稿說明此事。

教育部指出,這粉報告書在5月底完成,且招開20餘次的研商會議,3場分組招集人座談會,及跨部會協調會議。教育部長蔣偉寧當然有親自與白皮書指導會召集人與委員座談,再提經外部學者協助審稿後定案。

教育部進一步指出,人才培育白皮書提出未來十年我國人才須具備「6項關鍵能力」,新作為包括:教師資格檢定考試改採模擬真實情境式命題、推動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各類學科菁英到大學先修課程、強化各教育階段之菁英人才接銜機制、建置全方位教育研究與傳播平台及家長觀念溝通平台、研訂技術職業教育法草案、提出高教鬆綁之具體作法並研訂促進人才培育條例草案、建立學習與工作者流動接軌之終身學習機制、推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之數位學習、推動大學管理、升等及課程學位分流、試辦以學院為核心教學單位、成立跨校性國際學程、建立大專校院國際化品質認證制度等12項新興策略,都是新的思維與具體可行的措施。

此外,針對報載「實務型碩士免寫論文」及「4年培育2.4萬技術人才恐讓大學淪為職業訓練所」這兩則報導,教育部鄭重澄清說明:白皮書內所提,大學課程學位分流,是推動專業實務為導向的課程內容及教學型態變革,讓系所可在既有「研究型」課程之外,增加「實務型」課程作為選項,協助學生適性選擇走向學術研究訓練或專業實務應用的生涯進路。現在就有部分學系是以畢業製作或是競賽成果來當作畢業條件。

另關於外界指出,人才培育白皮書在高教部分未投入更多資源一事,教育部表示,在「大學教育暨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主軸下所提出之12項行動方案,均是在目前業務基礎上,再思考可精進之新興作為。為避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特別自既有經費勻支9至11億元,以專款專用於推動本白皮書之新興作為,同時亦將再輔以「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每年約110億元之競爭性經費做整體規劃。